1.综合题- (共1题)
1.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若干问题进行如下探究。
(问题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的选择
在KClO3、H2O、H2O2、NaCl这些物质中寻找制取氧气的原料,肯定不能作为分解反应原料的物质是_______,说出你的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设计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装置:

(1) 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填字母);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
(3)为了得到稳定的气流,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应选择______(填字母)组合成
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向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4)若用上述原理制取氧气并用C装置来收集时,若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说明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收集满,接下来的操作是(请选择正确的操作及顺序,填编号)_____________,正放在桌面上。
a.盖上玻璃片 b.将导管移出 c.将集气瓶移出水面
(5)实验室取15克氯酸钾和5克二氧化锰混合制备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5.2克,则①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
②参加反应的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问题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的选择
在KClO3、H2O、H2O2、NaCl这些物质中寻找制取氧气的原料,肯定不能作为分解反应原料的物质是_______,说出你的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设计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装置:

(1) 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填字母);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
(3)为了得到稳定的气流,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应选择______(填字母)组合成
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向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4)若用上述原理制取氧气并用C装置来收集时,若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说明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收集满,接下来的操作是(请选择正确的操作及顺序,填编号)_____________,正放在桌面上。
a.盖上玻璃片 b.将导管移出 c.将集气瓶移出水面
(5)实验室取15克氯酸钾和5克二氧化锰混合制备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5.2克,则①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
②参加反应的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2.简答题- (共1题)
2.
十八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设计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钟罩实验,某兴趣小组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该实验中红磷的量需稍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停止实验后,冷却后测定,瓶内气体体积应_______。(填编号)
④把燃烧着的木条伸入反应后的集气瓶内,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
⑤如图所示,该实验中瓶中原先是否有水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_________。(填“有”或“无” )

①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该实验中红磷的量需稍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停止实验后,冷却后测定,瓶内气体体积应_______。(填编号)
A.减少1/5 | B.减少4/5 | C.增加1/5 | D.增加4/5 |
⑤如图所示,该实验中瓶中原先是否有水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_________。(填“有”或“无” )
3.流程题- (共1题)
3.
化学小组要分离某固体混合物,其中含有二氧化锰(MnO2)、氯化钾(KCl)和少量碳(C)。
已知氯化钾固体能溶于水,二氧化锰和碳不溶于水,二氧化锰化学性质较稳定不与氧气、碳反应。欲通过以下流程,分离并回收二氧化锰。回答相关问题:

①上述实验过程中玻璃棒在操作1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操作2是_____(填操作名称)。固体B的成分是___________。
②滤液C可以通过蒸发得到固体,蒸发操作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_________
和__________。
③以下混合物经过操作1和操作2后不能分离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A.碳粉和氯化钾 B.泥沙和食盐 C.二氧化锰和氯化钾 D.二氧化锰和碳粉
已知氯化钾固体能溶于水,二氧化锰和碳不溶于水,二氧化锰化学性质较稳定不与氧气、碳反应。欲通过以下流程,分离并回收二氧化锰。回答相关问题:

①上述实验过程中玻璃棒在操作1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操作2是_____(填操作名称)。固体B的成分是___________。
②滤液C可以通过蒸发得到固体,蒸发操作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_________
和__________。
③以下混合物经过操作1和操作2后不能分离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A.碳粉和氯化钾 B.泥沙和食盐 C.二氧化锰和氯化钾 D.二氧化锰和碳粉
4.单选题- (共16题)
8.
关于化学方程式2CO + O2
2CO2表示的意义中,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
B.每2mol一氧化碳与1mol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mol二氧化碳 |
C.每2克一氧化碳与1克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克二氧化碳 |
D.每2个一氧化碳分子与I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 |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的 | B.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
C.二氧化碳的中碳、氧的质量比为1:2 | D.二氧化碳是由许许多多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
5.填空题- (共3题)
20.
微观构成是我们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其化学式和微观构成微粒示意图分别列于下表:

(1) 请写出丙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
(2) 能保持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名称是____________。
(3) 元素以游离态存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填“甲、乙、丙、丁”)。
(4) 某物质中经查只有H、O两种元素组成,则该物质___________(一定/不一定)是纯净物。

(1) 请写出丙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
(2) 能保持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名称是____________。
(3) 元素以游离态存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填“甲、乙、丙、丁”)。
(4) 某物质中经查只有H、O两种元素组成,则该物质___________(一定/不一定)是纯净物。
21.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_;大量排放会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__。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填充飞艇的稀有气体是_________;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是_________。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_;大量排放会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__。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填充飞艇的稀有气体是_________;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是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简答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6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