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周期,它属于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_。
(3)根据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和氯原子的_____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______。

(1)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周期,它属于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_。
(3)根据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和氯原子的_____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______。
2.单选题- (共14题)
2.
“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造纸 | B.火药爆炸 | C.剪纸成花 | D.葡萄酿酒 |
3.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催化剂只能催化一个化学反应 |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
C.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
D.如果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氯酸钾加热不会分解 |
4.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反应物浓度) |
B.木炭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反应温度) |
C.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催化剂) |
D.煤粉比煤块燃烧的更加剧烈、更加充分(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反应物的种类) |
6.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10 mL量筒量取8.2 mL水
②用l0 mL水和10 mL酒精配制20 mL酒精溶液
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6 g氧化铜粉末
④用排水集气法可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
①用10 mL量筒量取8.2 mL水
②用l0 mL水和10 mL酒精配制20 mL酒精溶液
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6 g氧化铜粉末
④用排水集气法可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
A.只有①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只有②③ |
7.
从分子得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B.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
C.水变成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气体分子变大 |
D.50mL 水和 50mL 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 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
9.
在过氧化氢分解成水的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是由 2 个氢元素和 2 个氧元素组成的 |
B.1 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 1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 |
C.在该化学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保持不变 |
D.该化学变化前后,只是过氧化氢分子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
10.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有如下操作: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入药品,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④⑤⑥ | B.②③①④⑤⑥ | C.③②①④⑥⑤ | D.②③①④⑥⑤ |
11.
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 排水法收集氢气氢气难溶于水 |
解释 |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 积的变化得出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集气瓶中的水:排水法收集氢气,气体更纯. |
A.A | B.B | C.C | D.D |
12.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C.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作燃料 |
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13.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 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 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A.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 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 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5.
有一次上课时,小丽觉得很闷,呼吸不畅。是不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呢?小丽分别收集了250mL教室内、外的气体样本,向其中分别加入10mL澄清石灰水,充分振荡后观察现象。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猜想 | B.实验 | C.控制变量 | D.归纳 |
3.填空题- (共3题)
16.
写出下列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义:
(1)2 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个钠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l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个钠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l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如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原子序数为 12 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期,它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 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 16 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和氯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原子序数为 12 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期,它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 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 16 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和氯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请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氦气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1)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食品包装中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____

(1)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食品包装中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共2题)
19.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共同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的有关实验。

(1)甲同学将所学气体制取的知识整理如下,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可选用的制取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其中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在进行制取氧气的操作时,加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发现集气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可选用 C 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如图 F 为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发现集气瓶破损,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及所给信息回答问题: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1)甲同学将所学气体制取的知识整理如下,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可选用的制取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其中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在进行制取氧气的操作时,加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发现集气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可选用 C 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如图 F 为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发现集气瓶破损,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及所给信息回答问题: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0.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和小强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
(一)小华:采用图 1 装置进行实验(燃烧匙中药品为红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式为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 2 点)
(二)小强:采用如图 2 用实际容积为3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 2 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强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提示:白磷和红磷的性质相似,也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3)用小强设计完成实验时:实验前,活塞前沿在10ml刻度处,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活塞前沿停在____________________mL 刻度处。
(4)图2的设计操作与图1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小华:采用图 1 装置进行实验(燃烧匙中药品为红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式为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 2 点)
(二)小强:采用如图 2 用实际容积为3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 2 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强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提示:白磷和红磷的性质相似,也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3)用小强设计完成实验时:实验前,活塞前沿在10ml刻度处,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活塞前沿停在____________________mL 刻度处。
(4)图2的设计操作与图1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