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2题)

(1)河水是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
(2)A物质的名称是_____,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装置Ⅱ中活性炭起_____作用。

(4)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选填“硬水”或“软水”)。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经过操作③以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

(1)铝镓合金_____导电(填“能”或“不能”)。
(2)铝在常温下能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铝,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3)当前工业上常采用电解水制取氢气,反应为2H2O

(4)流程中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有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铝镓合金可以循环利用
B太阳能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
C铝镓合金制取氢气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2.推断题- (共1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G_____;F_____;H_____。
(2)D在图中的关系中扮演了两个角色,分别为_____和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_____;铁在B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根据你所学知识,写出有H生成的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
3.单选题- (共10题)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
C.反应前后催化剂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
D.有利于氢能源的推广 |
A实验仪器的使用 | B自来水的生产 |
烧杯加热﹣﹣应垫石棉网加热 洗净的试管﹣﹣管口向上正放在试管架上 | 絮凝剂﹣吸附水中悬浮颗粒沉降除去 消毒剂﹣除去水中的细菌 |
C化学与生活 | D重要化学史 |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运动 气体受热膨胀﹣分子间隔增大 | 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空气成分 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 |
A.A | B.B | C.C | D.D |
A.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 |
C.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基本微粒构成 |
D.原子是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微粒,因此原子不可再分 |
A.![]() |
B.![]() |
C.![]() |
D.![]() |
4.选择题- (共2题)
Hello. I'm Xu Wei. This is my sister, Xu Yi. And this is my brother, Xu Feng. This is my bedroom. Look, that is my new dress on the bed. I like it very much. My shorts are on the chair. My jeans are on the chair, too. That sweater isn't my sweater. It's my sister's. She's Xu Yi. The sweater is beautiful. I'd like one.
Hello. I'm Xu Wei. This is my sister, Xu Yi. And this is my brother, Xu Feng. This is my bedroom. Look, that is my new dress on the bed. I like it very much. My shorts are on the chair. My jeans are on the chair, too. That sweater isn't my sweater. It's my sister's. She's Xu Yi. The sweater is beautiful. I'd like one.
5.多选题- (共1题)

A.将装置I分别与装置Ⅱ、Ⅲ、Ⅳ、Ⅴ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
B.上下移动装有二氧化锰的燃烧匙,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 |
C.若用装置Ⅳ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a导管口处验满 |
D.若用装置Ⅴ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
6.填空题- (共2题)
(1)2个氮原子_____。
(2)3个氢分子_____。
(3)n个亚铁离子_____。
(4)氯离子_____。
(5)如图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变化。其中〇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式为: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1)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发布了115号元素的中文名为“镆”。此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该元素属于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已知磷原子的中子数为16,则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写出一条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_____
(3)下列各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_____(填字母)
A Na、Cl B O、S C F、Cl D Cl、Ar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7.实验题- (共5题)

(1)生成白烟的变化是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理由_____;
(2)白烟较多较浓的点是_____点(填A或B或C),此实验说明分子的一个特点是_____。

(2)图一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是_____(填字母)
A酒精燃烧 B蜡烛熔化 C火柴燃烧
(3)图二是家用白炽灯结构。在组装灯泡时,需要从排气管处将玻璃壳内空气抽走,达到真空状态,这是为了防止在高温下_____。
(4)为确保效果,灯泡的芯柱上往往还涂有少量红磷,其目的是(用化学符号表达式表示):_____。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序号 | KClO3质量 | 其他物质质量 | 待测数据 |
① | 1.2g | / | |
② | 1.2g | CuO 0.5g | |
③ | 1.2g | MnO20.5g | |
(1)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_____________;
(2)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0.5g黑色粉末,说明________________;
(4)再将该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若观察到_________,说明黑色粉末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预期结论)氧化铜还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装配仪器(但不加入药品),使注射器I中不留空气,注射器Ⅱ中留有一定体积空气,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二:在具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塞上橡胶塞,记录注射器Ⅱ中气体体积(记为V1)
步骤三:用酒精灯加热,交替推动两注射器的活塞。
步骤四: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将注射器I中的气体全部挤入具支试管,待注射器Ⅱ的活塞稳定后,读取并记录气体体积(记为V2)。
步骤五:实验结束后,清洗仪器。将具支试管装满水并塞上塞子,使注射器I和Ⅱ中均无气体或液体残留。将试管中的水倒入量筒,测定体积(记为V3)
(1)步骤一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
(2)步骤二中加入的试剂X可能是_____(填序号)
①硫粉 ②碳粉 ③铜粉
(3)步骤三中,交替推动两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_____。
(4)根据测定数据可以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用V1、V2、V3表示)

(1)写出a、b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
(2)用装置A和装置C都可以制备氧气,指出用装置A制备氧气的不足之处_____;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备氧气,优点是_____(填序号)
A不需加热 B需加热 C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3)收集好氧气后,小雨同学接着做了“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图2甲所示)。
①请写出硫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
②在实验前,集气瓶内会提前预留少量的水,其目的是_____;
(4)若选用氯酸钾为药品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
(5)用装置B制备气体的优点是_____;
(6)采用相同质量5%的过氧化氢溶液,图2乙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请你在该图中用实线画出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____________(假定两种方法过氧化氢均完全分解)。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