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有A、B、C、D 四种物质。①A是无色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B为暗红色粉末,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③C能在A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④某银白色金属在A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D。据此完成下列空白: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A ____;B_____; C______ ;D_______。
(2)写出③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A ____;B_____; C______ ;D_______。
(2)写出③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2题)
5.
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钟是以锶做钟摆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8 |
B.锶属于非金属元素 |
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
D.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
8.
2012年爆出的“牛肉膏”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牛肉膏中含有多种物质,其中一种物质称为肌酸,其化学式为C4H9N3O2,下列有关肌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肌酸含有四个元素 | B.肌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
C.肌酸总共含有18个原子 | D.肌酸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 |
9.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纯净物 |
B.空气中氮气占空气质量的4/5 |
C.呼吸是吸入空气,呼出全部是CO2 |
D.空气污染指数数值越小,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
10.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空气、氧气、氮气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人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为:甲中火焰熄灭,乙中木条继续燃烧如初,丙中木条燃烧更旺。则可判断出甲、乙、丙三瓶气体中依次是( )
A.氧气、氮气、空气 | B.氮气、空气、氧气 |
C.空气、氧气、氮气 | D.氮气、氧气、空气 |
12.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造成了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①用酒精灯外焰加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底部接触焰心;④试管内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①③⑤ | B.②④ | C.②③⑤ | D.③④ |
3.填空题- (共3题)
14.
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X表示____________,Y表示____________;
(2)当X=12时,Y = ____________;
(3)当X=17时,该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Y = ____________;
(4)当Y=1时,该粒子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带 _______(填“正”或“负”)电荷的_____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

(1)X表示____________,Y表示____________;
(2)当X=12时,Y = ____________;
(3)当X=17时,该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Y = ____________;
(4)当Y=1时,该粒子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带 _______(填“正”或“负”)电荷的_____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
15.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如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
(2)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如图A、B、C、D、E五种粒子中具备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填序号)。
(4)若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X=______。

(1)如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
(2)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如图A、B、C、D、E五种粒子中具备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填序号)。
(4)若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X=______。
16.
回答下列问题
(1)3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_。
(2)2S2-中“2”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内放水的目的:________;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
③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____________。
(1)3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_。
(2)2S2-中“2”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内放水的目的:________;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
③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共2题)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打开止水夹后看到 _____。
(2)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
(3)小兰同学用上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止水夹应________(填“关闭”或“打开”),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填两点):①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小明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流向广口瓶的水多于1/5,则可能的原因是(选填序号)____①红磷燃烧时,弹簧夹未夹紧 ②装置漏气 ③红磷的量太多
(4)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右图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45mL)。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上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
(6)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7)启示:通过实验,我们还可知道氮气的物理性质_______和化学性质_______

(1)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打开止水夹后看到 _____。
(2)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
(3)小兰同学用上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止水夹应________(填“关闭”或“打开”),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填两点):①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小明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流向广口瓶的水多于1/5,则可能的原因是(选填序号)____①红磷燃烧时,弹簧夹未夹紧 ②装置漏气 ③红磷的量太多
(4)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右图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45mL)。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上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
(6)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7)启示:通过实验,我们还可知道氮气的物理性质_______和化学性质_______
18.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指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要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
(4)加热固体试剂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适宜时间是_______,收集满的标志是_______。
(5)集满氧气后,应该先_______,然后再________,否则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
(6)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还需要用到________(填名称),其起_____作用,能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代替该物质__________(填“能”或“否”)。写出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7)用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8)实验结束后,有人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1)指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要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
(4)加热固体试剂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适宜时间是_______,收集满的标志是_______。
(5)集满氧气后,应该先_______,然后再________,否则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
(6)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还需要用到________(填名称),其起_____作用,能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代替该物质__________(填“能”或“否”)。写出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7)用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8)实验结束后,有人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