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私立一中2018届九年级上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255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8

1.单选题(共4题)

1.
发射“嫦娥一号”的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2B.H2C.O2D.CO
2.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4
1
42
1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0
6
31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
3.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B.燃烧需要氧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4.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B.点燃酒精灯
C.滴加液体D.过滤

2.填空题(共2题)

5.
某同学在敞口容器中做了两个实验:一是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二是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铝。他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请填空:
(1)铝粉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铝粉的质量______(选填“大”、“小”或“不变”)。
(2)你认为这两个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____(选填“是”或“否”)
(3)请写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6.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是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3)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______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_______不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