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第一章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2532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0

1.简答题(共2题)

1.
初三某班的同学对于化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如下探讨:

Ⅰ.一方面化学给人类带来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于是他们收集到以下七种物品并进行探索.请回答:
(1)图中用化学方法制取的物质进行生产的物品是_____(填序号,下同).
(2)图中与人类住、行有关的是_____.
(3)图中可以食用的是_____.
(4)从亲身经历中举两例说明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例一:_____;
例二:_____.
Ⅱ.另一方面化学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挑战:
例一:_____;
例二:_____.
结论: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在发展化学科技的同时,还应顾及对环境的影响.
2.
章强和同学们收集到以下七种物品并进行探索:
①水泥;②黄沙;③腈纶毛衣;④煤炭;⑤食醋;⑥汽油;⑦酒精.
请回答:
(1)上述物品中与化学有关的是_____.
(2)其中与人类住、行有关的是_____.
(3)其中可以食用的是_____.
(4)从亲身经历中列举两例说明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例一:_____;
例二:_____.

2.单选题(共18题)

3.
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镁条燃烧 B. 铜片受热
C. 火箭升空 D. 糖溶于水
4.
下列具有“益阳特色”的农副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鲜鸭蛋制成松花皮蛋B.楠竹加工成凉席
C.茶叶压制成茶饼D.油菜籽压榨出菜油
5.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B.冰雪融化C.钢铁生锈D.烧制陶瓷
6.
下列变化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石油分馏B.火药爆炸C.粮食酿酒D.高炉炼铁
7.
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胆矾的研碎     B. 过氧化氢分解 C. 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D. 电解水
8.
下列著名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9.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液氧B.石油C.矿泉水D.不锈钢
10.
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B.氮气
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11.
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为78%
B.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CO2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12.
空气中体积占比最大的是(  )
A.氮气B.葡萄糖C.硝酸钾D.氧化镁
13.
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它动植物都非常重要.下列气体目前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氮C.臭氧D.一氧化碳
14.
薯片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得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氮气B.氧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
15.
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 治理工地扬尘 B. 露天焚烧垃圾
C. 使用公共自行车     D. 禁止焚烧秸秆
16.
如图是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柱状示意图。其中“a”代表的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17.
人时刻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18.
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空气是混合物
C.氧气具有可燃性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9.
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铁丝来代替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
20.
如图是小明在做“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示意图.小明是在检测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的(  )
A.水蒸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氟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