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一种化学肥料)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清新的空气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此实验中忽略不计;
(2)分离液态空气时,先逸出的是氮气,说明氮气的沸点比氧气______(填“高”或“低”);
(3)CO2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4)流程中生成NH3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1)清新的空气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此实验中忽略不计;
(2)分离液态空气时,先逸出的是氮气,说明氮气的沸点比氧气______(填“高”或“低”);
(3)CO2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4)流程中生成NH3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1)如图1。
(1)该实验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说出一点即可);
(实验2)如图2、图3。
图2、图3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铁丝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的热水中。
(3)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4)由此还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为了奖励同学们的积极性,老师演示了如下图所示的趣味实验——“魔棒生烟”, 并要求同学们解决两个问题:
(实验3)该实验原理的示意图及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5)白烟是指_______(填物质名称),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老师告诉同学们,若干年前,不法分子在婴幼儿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相对分子质量为126)以提高奶粉中含氮量的造假事件在全国引起轰动,并指导他们为探究三聚氰胺的制取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
(查询资料)工业上用尿素[CO(NH2)2]为反应物,以氧化铝为催化剂,在380℃的温度下,分解生成三聚氰胺和另外两种无色的混合气体,其中一种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NH3不会与石灰水反应但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提出问题)上述混合气体的成份是什么呢?
(作出猜想)猜想A:CO2和NH3 猜想B:O2和NH3 猜想C:N2和SO2 ……
(6)同学们讨论认为可以排除猜想_______,原因是____;
(实验4)
甲乙同学分别设计如图的装置来验证混合气体:(提示:酚酞溶液是酚酞固体溶解在酒精中配制而成,澄清石灰水是将氢氧化钙溶解在水中配制而成)

(实验现象)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酚酞溶液无变化;
乙:酚酞溶液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7)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定猜想_____成立,甲、乙现象的对比还可证明NH3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
(实验反思)(8)奶粉中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目前检测蛋白质的主要手段是检测牛奶中的含氮量。添加三聚氰胺的目的就是提高奶粉中的含氮量,从而造成蛋白质含量合格的假象。试计算:合格牛奶的含氮量≥0.46%,向每桶重1000g含氮量为0. 36%的不合格牛奶中加入6.3g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相对分子质量为126),该牛奶_______(填“会”或“不会”)被检测为合格奶粉(保留简要的计算过程 )。

(实验1)如图1。
(1)该实验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说出一点即可);
(实验2)如图2、图3。
图2、图3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铁丝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的热水中。
(3)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4)由此还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为了奖励同学们的积极性,老师演示了如下图所示的趣味实验——“魔棒生烟”, 并要求同学们解决两个问题:
(实验3)该实验原理的示意图及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5)白烟是指_______(填物质名称),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老师告诉同学们,若干年前,不法分子在婴幼儿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相对分子质量为126)以提高奶粉中含氮量的造假事件在全国引起轰动,并指导他们为探究三聚氰胺的制取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
(查询资料)工业上用尿素[CO(NH2)2]为反应物,以氧化铝为催化剂,在380℃的温度下,分解生成三聚氰胺和另外两种无色的混合气体,其中一种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NH3不会与石灰水反应但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提出问题)上述混合气体的成份是什么呢?
(作出猜想)猜想A:CO2和NH3 猜想B:O2和NH3 猜想C:N2和SO2 ……
(6)同学们讨论认为可以排除猜想_______,原因是____;
(实验4)
甲乙同学分别设计如图的装置来验证混合气体:(提示:酚酞溶液是酚酞固体溶解在酒精中配制而成,澄清石灰水是将氢氧化钙溶解在水中配制而成)

(实验现象)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酚酞溶液无变化;
乙:酚酞溶液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7)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定猜想_____成立,甲、乙现象的对比还可证明NH3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
(实验反思)(8)奶粉中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目前检测蛋白质的主要手段是检测牛奶中的含氮量。添加三聚氰胺的目的就是提高奶粉中的含氮量,从而造成蛋白质含量合格的假象。试计算:合格牛奶的含氮量≥0.46%,向每桶重1000g含氮量为0. 36%的不合格牛奶中加入6.3g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相对分子质量为126),该牛奶_______(填“会”或“不会”)被检测为合格奶粉(保留简要的计算过程 )。
3.单选题- (共14题)
3.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 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 B.纺纱织布 | C.在甲骨上刻文字 | D.用石块修筑长城 |
4.
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現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A.花香四溢 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 |
B.热胀冷缩 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
C.滴水成冰 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
D.食品变质 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
5.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B.在同一化合物中,若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C.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
7.
2017年5月我国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右图是其中一种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镆属于金属元素
B. 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中子
C. “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
D. 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

A. 镆属于金属元素
B. 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中子
C. “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
D. 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
9.
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
A.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B.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
C.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
D.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7 |
10.
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强调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用洗衣服水冲厕所 | B.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
C.少开车,多坐公交 | D.将街边的落叶就地集中焚烧处理 |
12.
在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改用药品白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之后又将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当于原装置,对此改进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 |
B.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
C.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实验中“可移动胶塞”只会向左移动 |
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15.
如图所示,无色液体A和黑色粉末B混合后,生成无色液体C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D,将烧得红热的银白色金属E伸入集满气体D的集气瓶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A.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B.上述物质中共有四种氧化物 |
C.上述反应中有两个分解反应 |
D.F为氧化铁 |
E.做反应④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事先放少量水或细沙 |
4.填空题- (共1题)
17.
通过化学启蒙学习,同学们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一定的了解。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 ②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______;
③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 ④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______。
(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①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身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中x=____;
③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中常用的絮凝剂是_________;
④整理药品时,发现残存标签上只剩下如图的部分,猜测这种化合物可能是_________;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 ②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______;
③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 ④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______。
(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①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身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③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中常用的絮凝剂是_________;
④整理药品时,发现残存标签上只剩下如图的部分,猜测这种化合物可能是_________;
A.氢氧化钾 | B.氯化钾 | C.硝酸钾 | D.碳酸钾 |

5.实验题- (共1题)
18.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
(2)装置A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收集氧气可以用装置E,是因为氧气______;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若收不到气体,可能原因是____,若用F装置收集,应从______(填“a”或“b”)端进气。
(4)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CuO、Fe2O3、Cr2O3也都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为此,她进行了如下探究:
I.用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II.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左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下图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①每次实验时,取用的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实验时,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_________;
③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较温和的催化剂是_________。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
(2)装置A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收集氧气可以用装置E,是因为氧气______;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若收不到气体,可能原因是____,若用F装置收集,应从______(填“a”或“b”)端进气。
(4)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CuO、Fe2O3、Cr2O3也都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为此,她进行了如下探究:
I.用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II.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左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下图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①每次实验时,取用的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实验时,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_________;
③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较温和的催化剂是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