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左玉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249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王刚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一、都是化学变化;二、_________________
(收集证据)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a、烧杯内壁出现了物质;b、手摸烧杯壁有___感觉;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2)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发生了变化。分析:蜡烛燃烧产生了新物质。蜡烛燃烧为_____变化.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___变化.
(获得结论)猜想_____(填“一”或“二”)正确.
2.
小亮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活动与探究。请你参与并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观察它的状态并嗅其气味。结果记录为___________,这些属于物质的___________性质。
(2)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________。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
(3)点燃蜡烛,可观察到灯芯周围石蜡融化,灯芯上的蜡烛燃烧,其火焰分为三层,则A层为________,B层为_________,C层为___________。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与火焰接触的______层最先碳化变黑,由此说明蜡烛_________焰温度最高。

(4)将一支干燥的烧杯照在烛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_。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___。
(5)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探究: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__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_。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猜想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之后,小亮开始洗涤玻璃仪器,请你写出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2题)

3.
科学发展,薪火相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道尔顿B.门捷列夫C.拉瓦锡D.阿伏伽德罗
4.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石蜡熔化B.木柴燃烧   晒干衣服
C.铁水铸成锅   铁生锈D.撕开白纸   瓷碗破碎
5.
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纸张可以在空气中燃烧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6.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①有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  ②有发光,放热   ③有新物质生成  ④有气体放出  ⑤有能量的变化
A.③B.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③④
7.
“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谷碾米B.清水淘米C.生火煮饭D.瓷碗盛饭
8.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加热液体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用橡胶塞塞住试管D.闻气味
9.
下列有关酒精灯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10.
在实验室使用过的化学药品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洗涤仪器时,直接倒入自来水水槽中
B.倒回原试剂瓶中
C.带回家,继续实验
D.倒到指定的容器中
11.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要紧贴试管内壁
B.向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不用紧挨试管口
C.用100 mL的量筒量取10 mL液体
D.倾倒液体时,右手握试剂瓶,让标签向着手心,慢慢将液体倒入器皿中
12.
下列试剂中:①氧化铜粉末;②石灰石块;③锌粒;④试剂瓶中的盐酸。其中可以用镊子夹取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C.④D.都可以
13.
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假设B.交流评价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
14.
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3.填空题(共3题)

15.
下列描述中①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②铜锈是一种绿色粉末  ③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④氧化铜为黑色粉末  ⑤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成水珠  ⑥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⑦不可燃  ⑧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
16.
请将下列错误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___;
(2)将固体颗粒药品直接加入直立的试管中_______;
(3)用未经清洗的胶头滴管吸取其他试剂_________。
17.
写出以下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__.以下选填序号:
(1)实验室常用来给物质加热的工具是 ______;
(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
(3)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__;
(4)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___;
(5)量取液体体积要用的是_______。
(6)实验室现有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某同学需要量取25mL的水,应选用_______mL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要__________,视线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该同学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量水的体积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