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十月联合测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245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7

1.单选题(共8题)

1.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锅生锈B.蜡烛燃烧C.水结成冰D.粮食酿酒
2.
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C.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明显现象
3.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氮气B.蒸馏水 海水
C.二氧化碳    冰水混合物D.稀有气体    人体呼出气体
4.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纯净的氧气
B.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密度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氧气和氮气
C.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5.
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⑥C.①②③⑥D.①③④⑤
6.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产生的氧气体积。装置气密性良好,图I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干燥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装置I分别与装置Ⅱ、Ⅲ、Ⅳ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B.实验中,只须将装有二氧化锰的燃烧匙上提,离开过氧化氢溶液的液面,反应即可停止
C.若用装置Ⅲ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验满
D.若用装置Ⅳ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对测量结果无影响
7.
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B.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要制取等质量的氧气,选择氯酸钾为反应物较为节省原料
8.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称量固体
C.检查气密性D.加热液体

2.填空题(共2题)

9.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
(2)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3)空气质量级别越______(填“高“或“低”),空气质量越好。
10.
小明在化学实验基本技能测试时选中的题目是“取6mL水,加热。”
(1)小明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烧杯 ②50mL量筒 ③试管夹 ④10mL量筒 ⑤试管 ⑥铁架台(带铁圈)⑦石棉网 ⑧酒精灯 ⑨胶头滴管
(2)在量取水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图中_____处(填“a”或“b”)刻度线保持水平。但小明采用了俯视读数的方法,则他实际所量取水的体积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mL

(3)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部分

3.实验题(共4题)

11.
小军阅读课外资料得知:氯酸钾分解除了二氧化锰外,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小军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序号
氯酸钾质量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分解温度(℃)

1.2g

收集等量氧气所需时间(t1
580

1.2g
氧化铜 0.5g
收集等量氧气所需时间(t2
580

1.2g
氧化铜 0.5g
收集等量氧气所需时间(t3
370

1.2g
二氧化锰  0.5g
收集等量氧气所需时间(t4
370
 
(1)若实验②和实验①的“待测数据”t2_____________ t1(填>、<或﹦),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2)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称量仍得到0.5g氧化铜,若要验证氧化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验证氧化铜的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
(预期结论)氧化铜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
(3)小军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④对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若t3<t1,通过实验③和实验①对比,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氧化铜可以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12.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注:白磷与红磷燃烧时的现象、产物均相同)
(1)甲同学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 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40℃即可燃烧),按图示装置连接仪器(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接近瓶底)
③加热粗铜丝,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现象为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④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已知c="500mL" ,a=100mL,若实验非常成功,则b约为__________mL。从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反思: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的是 _____________
A.装置气密性不好B.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水
C.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D.用红磷代替白磷
13.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并用排水法制取氧气,氧气收集完毕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氯酸钾中混入了高锰酸钾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4)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同时得到氯化钙和水。已知氨气是一种无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制取氨气时应选用的实验装置为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
14.
根据如图所示研究氧气的性质。

(1)图1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实验中观察到细铁丝剧烈燃烧、放出热量、_____________。
(3)用图3装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不掉下来(如甲图),请猜测此时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下图装置进行“硫燃烧”的实验:用气囊不断地向弯型具支试管中鼓入空气,同时用酒精灯给硫粉加热至燃烧,移去酒精灯,可观察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然后停止鼓入空气,再用酒精灯给高锰酸钾加热,使硫在纯氧中继续燃烧,观察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通过实验现象体现出该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