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24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5

1.诗歌鉴赏(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小题1】“歌一曲”是指( )
A.唱一首歌曲
B.一首歌曲
C.赠送一首诗
D.一首赠诗
【小题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漫长的贬谪生活。
B.颔联借用典故表达世事沧桑的怅惘以及对故友的怀念之情。
C.颈联借“沉舟”“病树”表达对仕宦沉浮、世事变迁的感伤之情。
D.尾联表达了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以及振奋精神的决心。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2.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
【小题1】下列作品不属于作者贬谪期间所作的是(   )
A.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B.白居易的《卖炭翁》
C.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D.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小题3】选文由“环滁皆山”起笔,写出景物“_______ ”“_______”的特点,由“山”到“人”点出本文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乔山人善琴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山人默然而返。
【注释】①媪(ǎo):老妇人。②阕:止息,终了。③扣:问,询问。④鼓:弹琴。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以弹絮为业
(2)酷类其声耳
【小题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得到过杰出琴师的教授。
B.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得到过不同琴师的教授。
C.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能够向不同的人教授琴技。
D.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能够向其他的人教授琴技。
【小题3】文中从侧面表现乔山人“善弹琴”的语句是“”。
【小题4】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想些什么?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败笔
田玉莲
①姥爷念过私塾,虽说腹中墨水不多,却极喜好收藏古玩和古画,并且花钱在小镇繁华地带租了一处房子,开起了一家经营古玩和古画的店铺。
②在一个春风依依、花开烂漫的日子,姥爷的店里走进一位衣着得体的客人。交谈中,姥爷得知此人是经营茶叶的南方商贩。那人在店铺里溜达了一圈,看中了一幅画。那幅画是一人牵一驴过一座小木桥,小桥很狭窄,仅能容人和驴子走过。因为桥过于狭窄的缘故,驴子非常胆怯,执拗着不肯过桥,牵驴人就用力拽着它前行。
③商贩非常喜欢这幅画作,在跟姥爷讨价还价之后,以二百两银子成交。商贩先付了一百两银子给姥爷作为定金,讲好不要再卖给其他人,剩下的一百两银子,待他回到住处筹措够了再来取画。
④等那商贩走了之后,姥爷高兴得简直有些忘乎所以,手中掂量着那一百两银子,喝下了一大黑瓷碗地瓜酿的烧酒。姥爷想,这幅画能卖二百两银子,真是个不小的数目恐怕开三年店也赚不了这么多钱。姥爷得意地哼着小曲:“姐儿呀,南园呀……”
⑤鸡叫天亮,商贩带着银子如期而至。可是,令姥爷做梦也想不到的是,商贩重新打量一番那幅画后,竟不乐意了,硬要姥爷把预付的一百两银子退还给他。
⑥姥爷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就质问商贩:“说得好好的,怎么说变卦就变卦呢?这不是耍弄人吗?”
⑦商贩见姥爷一副十分委屈的神态,就解释说:“这幅画,是一个人牵着驴子过桥,画上并没有画出缰绳,但仍能清晰地感觉到牵驴人拖拽的力度,这正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啊!”商贩接着说,“此处不落一笔,却蕴含着无限的奥妙,可谓神来之笔。然而,这么一幅好画,却让你平白无故地给毁了。”商贩长吁一声,晃晃头,极为惋惜。
⑧听着商贩的话,姥爷不由自主地“哎”了一声,懊悔得直跺脚。
⑨昨晚,他喝下一碗地瓜烧后,喜不自禁地把那幅画展开来看,突然,他发现画中有一处瑕疵—一牵驴人虽然在用力拽驴子,却没有缰绳。嗨,姥爷禁不住埋怨起作画的人来:太粗心,真是马大哈!更让他纳闷的是,这样的画,竟还有人愿花二百两银子买,真是个外行。
⑩姥爷庆幸自己发现得及时,要不然,明日商贩要是察觉了这一疏漏,这二百两银子还不打水漂了!于是,他研墨拈笔补上了一条粗壮的缰绳……
(选自《读者》2014年第9期)
【小题1】第①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姥爷在卖画过程中经历了由→_________ →委屈→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变化过程。
【小题3】标题“败笔”文中表现在“”,称其为“败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若采用顺叙的结构,第⑨⑩段应放在第与段之间。试分析作者把这两段作为小说结尾的好处。
【小题5】下列对小说主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告诉我们]要努力提升艺术修养,否则会贻笑大方。
B.嘲讽现实生活中那些外行充内行、弄巧成拙的人。
C.提醒人们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败笔,留有遗憾。
D.告诫人们在生活当中应诚信交易,不能出尔反尔。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鲁迅不但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病逝于上海。先生说:“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半个多世纪以来,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却都没有忘记先生。怀念鲁迅,研究鲁迅,书报、杂志、网络都时有相关的文章发表。让我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纪念鲁迅先生。
【小题1】看图写文
以下是丰子恺先生为鲁迅的一些作品画的插图,请根据画面内容写出初中阶段我们学过的鲁迅的文章篇名。
 
【小题2】挽联赏析
鲁迅先生逝世后,时任《晨报》副刊编辑的孙伏园写了下面这副挽联,请你将这副挽联填写完整,并作简要赏析。
上联: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
下联: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小题3】观点争鸣
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材大变脸,鲁迅的《风筝》被删去。网友纷纷热议此事,部分网友赞成此举,认为中小学生读鲁迅作品确实太难;也有网友持反对意见,表示鲁迅的经典作品不应从语文课本中撤掉。对此,你有何看法?(80字左右)

5.作文(共1题)

6.
味觉,是人所具有的一种重要的感觉。很多生活感受,甚至生活经历,都会在味觉上留下记忆。请以《舌尖上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不得抄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