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装满氧气的甲乙两个集气瓶(甲瓶口向上,乙瓶口向下),马上用带火星木条分别由瓶口伸入瓶底,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瓶中比在乙瓶中燃烧更旺且时间更长。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6题)
3.
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不变 |
B.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 |
C.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
5.
实验室制氧气主要过程为以下几步:①给试管加热 ②检查气密性 ③装配好仪器④装药品 ⑤收集氧气 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移出水面。正确顺序为( )
A.②④③①⑤⑥⑦ | B.④②③①⑤⑥⑦ |
C.④③②①⑤⑦⑥ | D.③②④①⑤⑦⑥ |
6.
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否则就会出现事故或者使实验失败。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捂试管,后将导管伸入水中 |
B.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在空气中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 |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先加稀盐酸,后加石灰石 |
D.排水法收集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 |
3.填空题- (共5题)
8.
(题文)把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二氧化碳 ②水 ③高锰酸钾 ④氧气 ⑤四氧化三铁 ⑥五氧化二磷
⑦稀有气体 ⑧过氧化氢溶液 ⑨二氧化硫
(1)通常用作灯泡和焊接的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_;
(2)白色固体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
(3)能供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5)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上述物质中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且具备绿色化学的某些特点的是________;
(6)覆盖地球表面约75%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
(7)导致“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是______________。
①二氧化碳 ②水 ③高锰酸钾 ④氧气 ⑤四氧化三铁 ⑥五氧化二磷
⑦稀有气体 ⑧过氧化氢溶液 ⑨二氧化硫
(1)通常用作灯泡和焊接的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_;
(2)白色固体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
(3)能供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5)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上述物质中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且具备绿色化学的某些特点的是________;
(6)覆盖地球表面约75%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
(7)导致“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是______________。
9.
分别写出下列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磷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磷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___;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内壁醮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
4.实验题- (共2题)
13.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14.
以下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 。
(4)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气,其中MnO2起___________作用,该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利用B和F装置,通过排水量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大(水的体积测量准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 。
(4)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气,其中MnO2起___________作用,该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利用B和F装置,通过排水量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大(水的体积测量准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