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2题)
1.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镁条燃烧、若弹簧夹未夹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则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会偏_______(填多或少)。
(2)若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_____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
(推测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推测二)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
(1)镁条燃烧、若弹簧夹未夹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则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会偏_______(填多或少)。
(2)若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_____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
(推测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推测二)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
2.
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图Ⅰ)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图Ⅰ,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I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
(2)若用图I装置实验结果与正常值产生偏差,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任写2条)。
(3)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5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4)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慢慢左移到约为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

(1)图I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
(2)若用图I装置实验结果与正常值产生偏差,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任写2条)。
(3)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5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4)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慢慢左移到约为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
2.推断题- (共1题)
3.
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他们能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代表生成,有些反应物和生成物没有标注出来)。A和B能通过植物体在光照的条件下生成C,B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种黄色的固体在C中燃烧可以生成D,D有刺激性气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E是一种暗紫色固体。
请试着推断并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图中四种物质的名称:A、____ B、____ D 、_____ E、_____
(2)写出图中由C反应生成D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
请试着推断并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图中四种物质的名称:A、____ B、____ D 、_____ E、_____
(2)写出图中由C反应生成D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0题)
5.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加入二氧化锰有催化作用 |
B.催化剂只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
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 |
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
8.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 A | B | C | D |
实 验 装 置 |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 排水法收集氧气 |
解 释 |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反应放出的热量 |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的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的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集气瓶中的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
A.A | B.B | C.C | D.D |
10.
实验装置如下图,甲、乙两集气瓶用导管连接,玻璃管A下端紧系一个气球。将此装置放置在 阳光下一段时间,可看到白磷燃烧,请分析甲瓶中的气球的变化情况是 ( )


A.逐渐变大 | B.逐渐变小 |
C.先变大后又变小 | D.先变小后又变大 |
11.
下列实验基础知识,正确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生成 |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进行化学实验,集气瓶中的水一定要排尽 |
C.化学实验要注意安全、节约、环保,实验装置和操作也可以适当优化 |
D.滴瓶上的滴管用完后要洗净再放回原瓶 |
12.
给6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 ⑧玻璃棒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 ⑧玻璃棒
A.①③④ | B.②④⑦ | C.②④⑥⑦ | D.④⑤⑧ |
13.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的质量,称得质量为6.2g(1g以下用游码),另一同学发现该同学把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请问该同学实际称的药品质量是多少( )
A.6g | B.5.8g | C.6.2g | D.6.4g |
4.填空题- (共2题)
14.
过氧化钠为淡黄色的粉末状固体,易吸潮,溶于乙醇;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
(1)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氧化钠与水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氧化钠与水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将序号填入空格内.
(1)占空气总体积0.03%的气体是_____;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
(3)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又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_____;
(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_____;
(1)占空气总体积0.03%的气体是_____;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
(3)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又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_____;
(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16.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步骤有:
①装入药品 ②检查气密性 ③收集气体 ④加热 ⑤停止加热
⑥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____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时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原因是_________,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
(4)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可用装置C做发生装置,写出其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如果用右图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进入。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步骤有:
①装入药品 ②检查气密性 ③收集气体 ④加热 ⑤停止加热
⑥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____________(填序号)。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②①③④⑥⑤ | C.②①④③⑤⑥ | D.②①④③⑥⑤ |
(4)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可用装置C做发生装置,写出其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如果用右图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进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