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回答:
(1)写出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
(2)加热紫黑色固体A时所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3)写出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
(2)加热紫黑色固体A时所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3)写出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23题)
2.
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美),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
3.
钢铁是我们日常生活及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铁的问题中不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
A.如何把铁矿石炼成铁 | B.钢铁为什么会生锈 |
C.钢铁是由什么组成的 | D.如何将钢铁加工成零件 |
4.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白玉为床,金作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白玉为床,金作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③④⑥ | D.③⑤⑥ |
9.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操作: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④①⑤②⑥ | B.③④①⑤⑥② | C.④①③⑤②⑥ | D.④①③⑤⑥② |
10.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 |
C.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CO、CO2和SO2等 |
D.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也会成功 |
11.
有同学对部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做了如下归纳,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灭火 | B.石蜡具有可燃性——照明 |
C.氦气的密度小且稳定——探空气球 | D.氧气的性质活泼——光合作用的原料 |
14.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氧气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
B.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
C.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立即收集,防止生成的气体跑掉 |
D.收集完毕,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
16.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 B.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了二氧化硫 |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 D.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产生大量气泡 |
22.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
B.为了证明一瓶药品是蔗糖还是食盐,可品尝一下其味道 |
C.实验室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但可丢入垃圾堆中 |
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 |
3.多选题- (共2题)
26.
某同学为了研究竹子里气体的成分,做了一个实验:

(1)他先将竹子浸在水中,钻个小孔,看到一串气泡冒出,然后收集到了甲、乙两瓶气体。
(2)将放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中,用放大镜聚焦,使白磷燃烧,瓶内充满了白烟,然后将甲瓶倒放水中,松开夹子,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10。
(3)再往乙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马上变浑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他先将竹子浸在水中,钻个小孔,看到一串气泡冒出,然后收集到了甲、乙两瓶气体。
(2)将放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中,用放大镜聚焦,使白磷燃烧,瓶内充满了白烟,然后将甲瓶倒放水中,松开夹子,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10。
(3)再往乙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马上变浑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收集气体的方法是排气集气法 |
B.竹子内的气体有氧气和二氧化碳 |
C.竹子内的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少 |
D.竹子内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少 |
4.填空题- (共1题)
27.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_________溶于水,降温加压会变成_________液体,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请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化学变化中,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在此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2题)
28.
甲、乙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Ⅰ.他们实验过程如下:
(1)测出广口瓶容积为250mL(已扣除瓶塞所占体积)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加入了10mL的水后,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将燃烧匙中红磷在酒精灯上点燃后伸入集气瓶中,并将导管伸入装有l00mL水的量筒中
(4)过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等到水不再进入广口瓶时,从量筒中取出导管,记录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
(5)甲同学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为60mL
Ⅱ.仔细阅读以上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在广口瓶内装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2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3)导致甲同学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2分)(多选)

Ⅰ.他们实验过程如下:
(1)测出广口瓶容积为250mL(已扣除瓶塞所占体积)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加入了10mL的水后,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将燃烧匙中红磷在酒精灯上点燃后伸入集气瓶中,并将导管伸入装有l00mL水的量筒中
(4)过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等到水不再进入广口瓶时,从量筒中取出导管,记录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
(5)甲同学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为60mL
Ⅱ.仔细阅读以上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在广口瓶内装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2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3)导致甲同学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2分)(多选)
A.实验前没有夹弹簧夹 | 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 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
29.
以下是化学实验室内几种常用的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A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试管中所放化学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C装置收集氧气,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4)实验过程中,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有(任写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采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锥形瓶中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中加入的物质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常温下,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是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所以可用____________装置进行收集。
(8)将制取的氧气用于与铁丝反应,铁丝并未燃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条)。
(9)小明同学探究B装置时,对此装置作了改进,改进的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将②换成了a 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改进后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A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试管中所放化学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C装置收集氧气,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4)实验过程中,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有(任写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采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锥形瓶中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中加入的物质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常温下,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是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所以可用____________装置进行收集。
(8)将制取的氧气用于与铁丝反应,铁丝并未燃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条)。
(9)小明同学探究B装置时,对此装置作了改进,改进的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将②换成了a 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改进后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23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