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2题)
1.
某课外活动小组就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有关探究,已知二氧化锰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催化剂。同学在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反应的速率慢,产生的气泡少。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①分解速度慢可能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有关。
②分解速度慢可能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有关。
(进行实验)根据图甲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用26mg 二氧化锰与5mL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压强变化如乙图1。
实验2:用5mL 1.5%过氧化氢溶液与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进行实验,压强变化如乙图2。

(解释与结论)
(1)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1得到的结论是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_____________,分解速度越快。实验2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锰的质量越_______________,分解速度越慢。
(3)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同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有多种。
(查阅资料)除二氧化锰外,氧化铜、氧化铁也可以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氯酸钾按下表进行实验:测定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的温度。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______与实验
对比,证明氧化铁可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中,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
(反思)证明氧化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___没有改变。
(猜想与假设)
①分解速度慢可能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有关。
②分解速度慢可能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有关。
(进行实验)根据图甲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用26mg 二氧化锰与5mL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压强变化如乙图1。
实验2:用5mL 1.5%过氧化氢溶液与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进行实验,压强变化如乙图2。

(解释与结论)
(1)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1得到的结论是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_____________,分解速度越快。实验2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锰的质量越_______________,分解速度越慢。
(3)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同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有多种。
(查阅资料)除二氧化锰外,氧化铜、氧化铁也可以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氯酸钾按下表进行实验:测定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的温度。
实验编号 | 实验药品 | 分解温度![]() |
| 氯酸钾 | 580 |
|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 350 |
|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1:1) | 370 |
|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 390 |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______与实验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中,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
(反思)证明氧化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___没有改变。
2.
某实验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
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导致瓶内气压减小,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
(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3)等_________________,打开弹簧夹;
(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
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始终低于预想的高度。
(查阅资料)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为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
(改进实验)
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与氧气的氧化反应。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2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

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
(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用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有___________。
(拓展探究)小组同学利用图3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一定有__________。

(实验原理)
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导致瓶内气压减小,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
(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3)等_________________,打开弹簧夹;
(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
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始终低于预想的高度。
(查阅资料)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为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
(改进实验)
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与氧气的氧化反应。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2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

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
(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用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有___________。
(拓展探究)小组同学利用图3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一定有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3.
A、B……H八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有如下图所示关系,其中 A是白色固体,B是黑色固体,D气体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E是一种淡黄色固体,G和H都是无色液体。

试推断:
(1)写出图中物质的名称:B__________ C__________ F___________ H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试推断:
(1)写出图中物质的名称:B__________ C__________ F___________ H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9题)
4.
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
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 B.高压锅因为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
C.车胎因为暴晒而发生爆炸 | D.气球因为充气过多而引起爆炸 |
5.
下列叙述中,前者属化学变化,后者属物理性质的是( )
A.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
B.镁在空气中燃烧;食物在夏天易变质 |
C.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汽油易挥发 |
D.氢氧化铜受热分解;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
7.
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已普遍进入城乡家庭,它是含有下列物质的混合物,在常压下,这些物质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在常温下使用至无气体放出时,钢瓶中常剩余的主要物质是 ( )
物质名称 | 乙烷 | 丙烷 | 丁烷 | 戊烷 | 己烷 |
沸点/℃ | -88.6 | -42.2 | -0.5 | 36.1 | 69.2 |
在常温下使用至无气体放出时,钢瓶中常剩余的主要物质是 ( )
A.乙烷、丙烷和丁烷 | B.乙烷和丙烷 | C.只有己烷 | D.戊烷和己烷 |
8.
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图中各点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


A.a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 |
B.b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 |
C.c点表示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 |
D.d点表示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 |
12.
下列有关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 |
B.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 |
C.往空气中倒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不能说明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 |
D.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
4.填空题- (共5题)
13.
超市里有成百上千种商品,为了便于顾客选购,往往分门别类,有序地摆放。在化学学习中,我们也要将物质进行分类。现有以下物质:
①洁净的空气 ②液氧 ③糖水 ④二氧化碳 ⑤铁粉 ⑥水蒸气,其中
(1)属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属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洁净的空气 ②液氧 ③糖水 ④二氧化碳 ⑤铁粉 ⑥水蒸气,其中
(1)属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属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15.
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气、氖气等五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写在下列空格中:
(1)可用于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的气体是__________;
(2)充入电光源中可产生红光的气体是__________;
(3)能加剧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__________;
(4)可用于制造氮肥的气体是__________;
(5)松脆的饼干遇到会变软的气体是__________。
(1)可用于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的气体是__________;
(2)充入电光源中可产生红光的气体是__________;
(3)能加剧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__________;
(4)可用于制造氮肥的气体是__________;
(5)松脆的饼干遇到会变软的气体是__________。
16.
在氧气中点燃:①镁条 ②木炭 ③硫 ④磷 ⑤细铁丝,用序号填空:
(1)生成黑色固体的是__________;(2)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____;
(3)产生浓厚白烟的是_________;(4)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的是_______;
(5)生成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
(1)生成黑色固体的是__________;(2)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____;
(3)产生浓厚白烟的是_________;(4)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的是_______;
(5)生成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
17.
根据下图中所示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回答下列问题(填对应的字母):

(1)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2) 主要用于过滤的仪器是________;
(3)用于支撑和固定各种仪器的是________;(4)可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5)用于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
(6)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
(7)需垫上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

(1)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2) 主要用于过滤的仪器是________;
(3)用于支撑和固定各种仪器的是________;(4)可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5)用于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
(6)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
(7)需垫上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
5.实验题- (共2题)
18.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对于这两个化学反应我们可以总结出:在反应类型方面,两个化学反应都是_________反应;在反应条件方面,两个实验都要__________;在能量变化方面,两个实验都是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从生成物的种类看,三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2)两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A图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B图中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

(1)对于这两个化学反应我们可以总结出:在反应类型方面,两个化学反应都是_________反应;在反应条件方面,两个实验都要__________;在能量变化方面,两个实验都是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从生成物的种类看,三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2)两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A图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B图中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
19.
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2)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再装入药品。若试管中放入的药品是高锰酸钾,还要在试管口放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反应。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收集氧气时,使用_______装置的方法收集到的气体比较纯净。
(4)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待观察到____________时,说明已经收集满气体;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可以制得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则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______,收集氨气的装置可以选择_______。
(6)如果用如图所示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水从另一端排出。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2)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再装入药品。若试管中放入的药品是高锰酸钾,还要在试管口放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反应。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收集氧气时,使用_______装置的方法收集到的气体比较纯净。
(4)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待观察到____________时,说明已经收集满气体;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可以制得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则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______,收集氨气的装置可以选择_______。
(6)如果用如图所示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水从另一端排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