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23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逶迤(yǐ) 虬干(qiú) 蹊跷(qiāo)    重峦叠嶂(ruán)
B.斟酌(zhēn)    祈祷(qǐ) 诬蔑(mèi) 鳞次栉比(zhì)
C.执袂(mèi) 凌厉(lín) 嫣红(yān) 退避三舍(shě)
D.风靡(mǐ) 栖息(qī) 龟裂(jūn) 热泪盈眶(kuàng)
2.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人 本 休 景  解说:这四个字造字方法各不相同。
B.高尚情操 长江之滨 一粒种子 辛勤耕耘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类型相同。
C.中国于2015年12月发射的“悟空”(DAMPE)卫星在太空中测量到电子宇宙射线的一处异常的波动。解说:“中国测量波动”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D.一只白鹭和一对鸳鸯在植物间嬉戏。那株水蜡烛随风摇摆,把晚秋的情绪点燃。解说:这句话有拟人的修辞手法。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7年12月14日90高龄的余光中先生安然辞世。先生一生笔耕不辍,《白玉苦瓜》《乡愁》《听听那冷雨》等一系列经典作品展现出汉语的美丽。
B.清华老院士潘际銮教授做研究孜孜不倦,为中国第一条高铁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C.《至爱梵高·星空之谜》采用纯油画动画这一别出心裁的形式,125位艺术家根据120幅梵高的原作,打造成65000幅油画,让梵高美学成为了一场专属视觉的“流动的盛宴”。
D.作为扬州迎接2018年省运会、省园博会的一项重要工程,“升级版”的明月湖公园开始对外开放,许多市民趋之若鹜,享受着休闲健身带来的愉悦。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习知识不容易,运用知识更不容易,很多人把精力用在这方面。
B.选手们精彩的表现背后,又何尝是他们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储存积累!
C.一座书房可以温暖一座城市。设施齐全的城市书房,点亮了扬州人的阅读之灯。
D.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指由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文章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作者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
B.法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和中国作家王愿坚的《草》虽然体裁不同,但我们阅读时都能感受到伟大的民族精神。
C.《父母的心》的作者是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获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本文通过一对穷夫妻开始把孩子送给别人,后来几经交换,最终要回孩子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的心可硬可软。
D.《泊秦淮》《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望岳》的作者分别是杜牧、王勃、杜甫,他们都是唐朝诗人,这三篇作品都表达了爱国忧民的情感。

2.字词书写(共1题)

6.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
一年四季,风光流转,大自然恰似一位ruì智的丹青大师。繁花似锦,她用多彩挥洒成qǐ丽的春天;草木cōng茏,她用浓绿泼就生机盎然的夏季;天地寥廓,她饱蘸靓丽的黄,涂抹出甜蜜的秋;瑞雪纷飞,水瘦山寒,她以冷jùn描摹冬的神韵。。
 
 
 
 
 
 
 
 
 
 
 
 
 
 
 
 
 
 
 
 

3.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杜牧的弟弟患眼病寄居扬州禅智寺。当时,杜牧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得知消息,即携眼医石生赴扬州探视。唐制规定:“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杜牧因假逾百日而离职。
【小题1】【小题2】这首诗用字很讲究,请简要分析“青苔满阶砌”中“满”字的表达效果。
【小题3】【小题4】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 多思曩昔(_________)
(2) 斯之不远(_________)
(3) 倘能从我游乎(_________)
(4)今方来(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然是中有深趣也。  是日更定矣 (《湖心亭看雪》)
B.吠声如豹 如好逸而恶劳(《治水必躬亲》)
C.复与疏钟相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D.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2)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3)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小题4】这篇文章是写给朋友的书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9.
阅读雷抒雁《生命的选择》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玫瑰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惟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
⑨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⑪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小题1】从文中找出两个能分别概括玫瑰花和白玉簪花色彩特点的词语,并写出作者描写这两种花的用意是什么?
【小题2】第⑦段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并指出其作用。
【小题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加横线的句子。
【小题4】第⑩自然段中, “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有人说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你认为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请说出你的理由。
10.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麦自曝身世:我的名字又叫“来”

①从西汉的张骞算起,丝绸之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实际上早在张骞之前,东西方就已经通过这条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大通道互通有无了。

②让我们先远眺一下前丝路时代物种输入中国的最典型最珍贵的标本——小麦。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证明,小麦的原产地是西亚、北非地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两河流域。

③而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小麦,出土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小河墓地,东边就是著名的楼兰遗址。小河墓地的每座墓里,都随葬有一个草编篓,里面装的就有小麦。小河墓地距今约四千年,也就是说,早在四千年前,小麦就已经从两河流域传入。大约一千年之后,小麦的身影又出现于小河墓地以东的吐鲁番地区,这一地区的洋海古墓群中,随葬的植物、食品中就包括小麦。这一发现生动地描绘出小麦由西向东渐次传入中国的路线图。

④距今约三千年、出土于中原黄河流域的甲骨文中的“来”和“麦”这两个汉字保存了小麦由西向东传入中原地区这一弥足珍贵的历史信息。

来”的甲骨文字形(图1),像一株小麦的形状,上面的斜撇像成熟后下垂的麦穗,中间是麦秆,上面是左右对生的麦叶,下面是麦根。“来”的金文字形(图2),误将下垂的麦穗之形变为一横,而且表示麦茎的一竖还穿透了这一横,这就为字形的“讹变”埋下了伏笔。  

⑥由此看来,“来”的本义是外来的小麦,后引申为来去的来。

⑦“麦”的甲骨文字形(图3),上面是“来”,即麦子;下面是“夊”,也就是“止”的倒写,像一只脚趾朝下的脚。甲骨文中的脚都是有方向性的,脚趾朝下就表示从外而来,而“麦”的所有甲骨文字形,脚趾都朝下。因此整个字形会意为:麦子是从外地引进而来的作物。

⑧“来”和“麦”的甲骨文字形,再结合小河墓地和洋海古墓群出土的小麦这两个重大的考古发现,清晰地记录了小麦的传播密码。

⑨南宋初年,北方人大量迁移到长江以南,小麦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小麦从此成为遍布中国国土的作物。

 

图1甲骨文“来” 图2金文“来”  图3甲骨文“麦”

【小题1】请说说标题“小麦自曝身世:我的名字又叫‘来’”的作用。
【小题2】本文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3】“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证明,小麦的原产地是西亚、北非地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两河流域”一句中的加点词语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个古墓地中出土的小麦和两个汉字的甲骨字形记录了小麦的哪些信息?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11.
语文综合实践。
【读一读】“医生建议他再做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选文中的“他”指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________,其生动幽默的语言体现出了他____________的性格;“做点别的事”具体是指_________一事,这也表明主人公已经从过去的_________________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规划新的生活。
【找一找】学习了“汉字”专题后,某中学开展以“规范汉字书写,领略汉字之美”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中概括大学生提笔忘字的原因。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电脑和手机等成了大学生离不开的工具。用电脑打字时,许多大学生都是使用汉语拼音输入法,而拼音和汉字是互为独立的两个体系。即使有人使用五笔输入法打字,也不需要知道汉字的所有笔画和笔序,久而久之,他们就不再一笔一划地书写汉字。许多大学生多数时间沉溺于网络,而用于看书的时间非常少,所以才会在提笔写字时忘记了要写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一说】八(1)班将于1月31日上午9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汉字听写大赛”,如果你是班长李华,打电话邀请王老师当评委,你应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共1题)

12.
童年走了,其实快乐却常在;旅游结束了,其实美景却长留;朋友远离了,其实友谊却不曾疏远;好书读完了,其实感受却不曾消失……
请以“其实不曾消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个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