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经探究,生成氧气的质量约为高锰酸钾质量的1/10
(1)现有高锰酸钾32g,最多能制得氧气约为多少g?_________
(2)这些氧气若装在容积为125ml的集气瓶中,最多装几瓶?___________(氧气在该条件下的密度为1.429g/L)
(1)现有高锰酸钾32g,最多能制得氧气约为多少g?_________
(2)这些氧气若装在容积为125ml的集气瓶中,最多装几瓶?___________(氧气在该条件下的密度为1.429g/L)
2.推断题- (共1题)
3.
①有一白色固体A和黑色粉末B混合加热后产生另一白色固体C和无色、无味的气体D,D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把淡黄色粉末E加热放入盛D的集气瓶里,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由此判断:(写物质名称或符号)
A是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 E是___________ F是___________
写出两个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A是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 E是___________ F是___________
写出两个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3题)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该变化是分解反应 |
B.氧气用途广泛,可以炼钢、气焊、医疗急救及做燃料等 |
C.鱼可以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电光源 |
8.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操作: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④①⑤②⑥ | B.③④①⑤⑥② | C.④①③⑤②⑥ | D.④①③⑤⑥② |
1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
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C.将浓氨水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中,酚酞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
D.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12.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5.62g食盐
③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可得到比较干燥的氧气
④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
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5.62g食盐
③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可得到比较干燥的氧气
④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
A.①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 |
4.填空题- (共4题)
18.
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铸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铕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
19.
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2)A所表示的元素属于____元素(填“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周期
(3)C属于___(填“原子、阳离子、阴离子”),表示的粒子符号是_____
(4)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
(5)从D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答一条即可)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2)A所表示的元素属于____元素(填“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周期
(3)C属于___(填“原子、阳离子、阴离子”),表示的粒子符号是_____
(4)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
(5)从D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答一条即可)
5.实验题- (共2题)
21.
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_________(填字母)。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实验装置,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______。
[分组实验] 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 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 mL)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___。
(4)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
(5)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图5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
[集体讨论]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_________(填字母)。
A.蜡烛 | B.红磷 | C.硫粉 | D.铁丝 |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实验装置,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______。
[分组实验] 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 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 mL)
组 别 | 1 | 2 | 3 | 4 | 5 | 6 |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 20 | 21 | 19 | 20 | 22 | 20 |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___。
(4)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
(5)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图5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