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如图是已破损的维生素C(简写Vc)说明书部分信息。已知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

(1)Vc的化学式为_____;
(2)Vc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小辉妈妈每天按要求服用该Vc片钙,小辉建议妈妈可食用西红柿来代替Vc片,若100g西红柿含Vc30mg,则小辉妈妈每天食用西红柿_____g即可达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

(1)Vc的化学式为_____;
(2)Vc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小辉妈妈每天按要求服用该Vc片钙,小辉建议妈妈可食用西红柿来代替Vc片,若100g西红柿含Vc30mg,则小辉妈妈每天食用西红柿_____g即可达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
2.推断题- (共1题)
2.
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发生的反应都是你刚刚学习过的。其中A、B、C、D、E是单质,甲、乙、丙、丁是氧化物。已知:B、乙是黑色固体,C、D是金属,其中C是位于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丙是白色固体,丁是无色液体。(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A→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写出A的一条用途:_______________。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A→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写出A的一条用途: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5题)
4.
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Ⅰ中的反应物分子有三种 |
B.反应Ⅱ属于置换反应 |
C.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
D.此净化装置可以消除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对空气的污染 |
5.
对下面符号的理解,正确的是
A.NO2、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是同一化合物 |
B.Fe2+、Fe3+都属于铁元素,是同一种离子 |
C.H2、He质子数、电子数都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
D.NH4NO3中氮元素有两种不同的化合价,分别是-3、+5 |
7.
某同学为了探究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究竟来自何处提出了三个猜想:猜想一:呼出CO2来自于空气;猜想二:呼出的CO2来自于人体内部气体交换;猜想三:呼出的CO2来自于空气和人体内部气体交换。为了验证猜想,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实验过程中应猛吸猛呼
②吸气时应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
③呼气时,应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
④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吸气和呼出分别只需交替进行一次
⑤A中试剂的作用为检测并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⑥B中试剂的作用为检验并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⑦该实验证明人呼出的气体是CO2

①实验过程中应猛吸猛呼
②吸气时应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
③呼气时,应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
④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吸气和呼出分别只需交替进行一次
⑤A中试剂的作用为检测并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⑥B中试剂的作用为检验并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⑦该实验证明人呼出的气体是CO2
A.①②④⑤⑦ | B.②④⑤ | C.②⑤⑦ | D.②⑤ |
4.实验题- (共2题)
8.
图A是课本上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某同学在此原理上进行了改进,如图B和C。

(1)该实验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实验小组按A装置进行实验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实验前瓶中空气体积的1/5,你认为一定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燃烧匙中的红磷放少了 ②橡皮管上的弹簧夹没有夹紧 ③集气瓶口上的瓶塞没有塞紧 ④红磷停止燃烧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⑤把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后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2)图B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图C中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__________,该实验烧杯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4)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资料卡片:
资料:2HgO
2Hg+O2↑
该实验所用药品汞虽然有毒,结合资料卡片分析,该实验和图A实验比较依然有可取的优点是__________。
①该实验能快速得到实验结论。
②该实验能更准确得到实验结论。
③该实验中的汞既是反应物,又起到图A实验烧杯中水的作用。
④该实验能更方便证明减少的气体是氧气。

(1)该实验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实验小组按A装置进行实验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实验前瓶中空气体积的1/5,你认为一定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燃烧匙中的红磷放少了 ②橡皮管上的弹簧夹没有夹紧 ③集气瓶口上的瓶塞没有塞紧 ④红磷停止燃烧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⑤把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后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2)图B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图C中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__________,该实验烧杯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4)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资料卡片:
汞 密度:33.54g/cm3 沸点:356.58℃ 加热至沸时与氧气反应 | | 氧化汞 密度:11.14g/cm3 不能溶于汞 分解温度:500℃ |
资料:2HgO

该实验所用药品汞虽然有毒,结合资料卡片分析,该实验和图A实验比较依然有可取的优点是__________。
①该实验能快速得到实验结论。
②该实验能更准确得到实验结论。
③该实验中的汞既是反应物,又起到图A实验烧杯中水的作用。
④该实验能更方便证明减少的气体是氧气。
9.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一包含碳的铜粉样品进行铜的质量分数的测定,采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气密性良好,碱石灰足量,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

资料一:碱石灰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吸水;
资料二:在题目所给的实验条件下,B中碳和铜均不能与水蒸气反应,只与氧气反应;
资料三: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
(2)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已知硬质玻璃管③内装有铜和碳的混合物4g,反应完全,停止加热后,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冷却后再称量,C装置增重2.2g,则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4)实验完成后,老师评议说:按上述实验设计,即使③中反应完全,C中吸收完全,也不会得出准确的结果。经讨论,有同学提出在A和B之间加一个装置,再次实验后,得到了较准确的结果。请你判断:原来实验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

资料一:碱石灰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吸水;
资料二:在题目所给的实验条件下,B中碳和铜均不能与水蒸气反应,只与氧气反应;
资料三: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
(2)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已知硬质玻璃管③内装有铜和碳的混合物4g,反应完全,停止加热后,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冷却后再称量,C装置增重2.2g,则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4)实验完成后,老师评议说:按上述实验设计,即使③中反应完全,C中吸收完全,也不会得出准确的结果。经讨论,有同学提出在A和B之间加一个装置,再次实验后,得到了较准确的结果。请你判断:原来实验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