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小雨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双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1)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_____;
(2)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_____(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剩余固体,进行一些实验操作,得到氧化铜,质量为0.5g,
再将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加入_____(填药品质量和名称),加热,测定实验数据,发现数据与实验②相同。
(结论)氧化铜还能作氯酸钾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_____。
(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催化剂必定加快反应速率
b.同一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可以有多种
c.在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一般都要用酶做催化剂
d.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只有加入催化剂,过氧化氢才反应产生氧气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实验序号 | 氯酸钾质量 | 其他物质质量 | 待测数据 |
① | 1.2g | 无 | ﹣﹣ |
② | 1.2g | 氧化铜0.5g | ﹣﹣ |
③ | 1.2g | 二氧化锰0.5g | ﹣﹣ |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1)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_____;
(2)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_____(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剩余固体,进行一些实验操作,得到氧化铜,质量为0.5g,
再将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加入_____(填药品质量和名称),加热,测定实验数据,发现数据与实验②相同。
(结论)氧化铜还能作氯酸钾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_____。
(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催化剂必定加快反应速率
b.同一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可以有多种
c.在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一般都要用酶做催化剂
d.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只有加入催化剂,过氧化氢才反应产生氧气
2.计算题- (共3题)
2.
N(NO3)2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试计算:
(1)N(NO3)2的相对分子质量;
(2)N(NO3)2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3)N(NO3)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N(NO3)2的相对分子质量;
(2)N(NO3)2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3)N(NO3)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3.
断血流滴丸主含有木犀草素(化学式为C13H2Ox,)等黄酮类活性成分,具有止血、抗菌、抗炎及免疫等药理活性。已知木犀草素的相対分子质量为254,请计算
(1)x的值为_____;
(2)木犀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精确到0.1%)。
(1)x的值为_____;
(2)木犀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精确到0.1%)。
4.
已知氧气的密度为1.43g/L,空气的密度为1.29g/L,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吸入8L氧气。请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正常成年人每分钟需要吸入空气多少升?
(2)在标准状况下,8L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所需要空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1)正常成年人每分钟需要吸入空气多少升?
(2)在标准状况下,8L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所需要空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3.单选题- (共13题)
5.
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③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②③④⑤⑥⑦ | B.④⑤⑥⑦⑨ | C.①③④⑤⑧⑨ | D.②④⑥⑦⑨ |
6.
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下列①一④描述的是两种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其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变化的是
①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②水的汽化和氦气的液化
③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 ④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
①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②水的汽化和氦气的液化
③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 ④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①③ |
8.
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可在燃气泄漏时及时发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SO2 | B.CO | C.H2S | D.SO3 |
9.
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不属于氧化物 |
B.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6 |
C.每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
D.青少年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切忌偏食 |
11.
C22H19FN4O2为抗癌新药西达苯胺的化学式。下列关于西达苯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达苯胺是一种有机物 |
B.西达苯胺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
C.西达苯胺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1:2 |
D.西达苯胺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14.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
16.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
C.把打磨过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
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 |
17.
某同学观察演示实验后做的下列笔记不正确的是 ( )
A.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B.木炭在氧气里燃烧,发出白光 |
C.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石蜡在氧气里燃烧比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
4.填空题- (共4题)
18.
下列物质①木炭 ②硫 ③镁条 ④蜡烛 ⑤铁,它们分别在氧气中燃烧,请把符合相应的反应现象的物质变化表达式填写在下面的空格中:
A.有蓝紫色火焰产生的是____________,
B.没有火焰而产生耀眼白光的是_________,
C.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______________,
这五个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
A.有蓝紫色火焰产生的是____________,
B.没有火焰而产生耀眼白光的是_________,
C.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______________,
这五个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
19.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________。
(2)下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回答下列问题:
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
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_______相同。
C.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________。
(2)下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回答下列问题:
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
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_______相同。
C.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1.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里取用药品时,如未说明药品的用量,则应按_____取用。
(2)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先_____,再称量。
(3)溶解、过滤、蒸发过程中都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用量筒量取一定的体积液体时,除选用合适的量筒外还应该使用的仪器是_____。
(1)在实验室里取用药品时,如未说明药品的用量,则应按_____取用。
(2)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先_____,再称量。
(3)溶解、过滤、蒸发过程中都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用量筒量取一定的体积液体时,除选用合适的量筒外还应该使用的仪器是_____。
5.实验题- (共3题)
22.
质量守恒定律对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用如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 和 “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①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________个“
”微粒。
②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_________。
(1)用如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①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________个“

②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_________。
23.
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红磷燃绕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红磷燃绕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3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