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热电厂烧煤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含有大量的SO2,某石膏板企业用“碱﹣石灰﹣石膏(CaSO4•2H2O)”的方法使烟气脱硫从而生成石膏,其流程如下图.

(1)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主要为了__(填序号);
A减缓温室效应 B减少酸雨形成 C防止破坏臭氧层
(2)操作a的名称________,氧化塔通入的气体A是_______;(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3)写出制碱釜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_____________。

(1)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主要为了__(填序号);
A减缓温室效应 B减少酸雨形成 C防止破坏臭氧层
(2)操作a的名称________,氧化塔通入的气体A是_______;(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3)写出制碱釜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3题)
3.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D.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会有大量气泡生成 |
4.
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 |
B.反应Ⅱ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
C.反应Ⅰ类型为化合反应 |
D.此净化装置可以消除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对空气的污染 |
5.
甲~己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反应关系如图,“→”表示能转化,“—”表示能反应,其中甲乙的组成相同,且己是液态金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可以转化成丙 |
B.丙丁都是气体 |
C.该图涉及2个分解反应 |
D.甲乙戊都是氧化物 |
7.
稀土元素在科技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被誉为新材料的宝库。如图为稀土元素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
B.一个镱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70 |
C.一个镱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0 |
D.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3.0g |
8.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三条都正确的选项是
A物质构成 | B化学之最 |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②空气、液氧、过氧化氢中都含有氧分子 ③原子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氧气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③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
C实验记录 | D实验方法 |
①用10mL量筒量取8mL 水 ②酚酞溶液中滴入浓氨水,溶液会变红 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68g食盐 | ①鉴别O2、CO2——用澄清石灰水 ②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③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 |
A.A | B.B | C.C | D.D |
9.
下列有关化学符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5Fe”只具有微观意义 |
B.![]() |
C.化学式“H2O”可以表示一个水分子 |
D.“3SO42-”中“2-”表示三个硫酸根离子带二个负电荷 |
12.
香料化学家已经开发出多种脂类人工香料,如丁酸甲酯(化学式为C5H10O2)具有苹果香味。下列有关丁酸甲酯说法正确的是
A.丁酸甲酯属于氧化物 |
B.丁酸甲酯由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
C.丁酸甲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D.丁酸甲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10:2 |
3.填空题- (共2题)
16.
(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图是小丽收集的某品牌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请按要求填写:

①用离子符号表示出其中的一种阳离子__________,②一种阴离子__________
③鱼类可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溶解有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④硫酸镁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现有H、N、C、O五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_;
②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_____________;
③炼钢的气体________;
④可充入食品包装中防腐的气体_______。

①用离子符号表示出其中的一种阳离子__________,②一种阴离子__________
③鱼类可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溶解有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④硫酸镁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现有H、N、C、O五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_;
②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_____________;
③炼钢的气体________;
④可充入食品包装中防腐的气体_______。
4.实验题- (共2题)
17.
甲乙两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甲所示),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存在误差。

请你参与探究:
甲组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
(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红磷、白磷的一些性质如下表:
(猜想与假设)
A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含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B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
(1)你还能作出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讨论)
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乙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2)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3)能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五分之一体积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乙组同学从课本镁条燃烧实验得到启发,用镁代替红磷,实验完毕,冷却后进入水的体积远大于总容积的1/5。
(猜想与假设)可能镁条与氮气发生了反应
(设计实验)
为检验镁条能否在N2中燃烧,兴趣小组展开如下探究:

①组装仪器(图1,钟罩下端无底),检查气密性:向水槽中加水,观察现象;
②将足量白磷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
③待钟罩内水面不再变化时,向水槽中加水,使水槽中液面与钟罩内液面相平;
④打开橡皮塞,将燃着的螺旋状镁条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图2),观察液面变化;
(交流讨论)
(4)步骤①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步骤④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镁条与氮气反应。
(结论)除氧气外,镁条还能与氮气反应。
(反思)乙组小罗同学认为只进行图2实验,当钟罩内进入水的体积大于总容积的1/5,就能说明镁与氧气、氮气都发生了反应,对此观点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
(拓展)①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由于氧气比氮气活泼,所以镁燃烧生成的氮化镁质量比氧化镁_______(大、小)。
②8g镁在空气中燃烧,若有30%的镁生成氮化镁,计算氮化镁的质量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请你参与探究:
甲组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
(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红磷、白磷的一些性质如下表:
| 颜色、状态 | 熔点/℃ | 着火点/℃ | 密度(g/cm3) |
红磷 | 暗红色固体 | 590 | 240 | 2.34 |
白磷 | 白色或黄色固体 | 44.1 | 40 | 1.82 |
(猜想与假设)
A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含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B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
(1)你还能作出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讨论)
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乙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2)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3)能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五分之一体积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乙组同学从课本镁条燃烧实验得到启发,用镁代替红磷,实验完毕,冷却后进入水的体积远大于总容积的1/5。
(猜想与假设)可能镁条与氮气发生了反应
(设计实验)
为检验镁条能否在N2中燃烧,兴趣小组展开如下探究:

①组装仪器(图1,钟罩下端无底),检查气密性:向水槽中加水,观察现象;
②将足量白磷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
③待钟罩内水面不再变化时,向水槽中加水,使水槽中液面与钟罩内液面相平;
④打开橡皮塞,将燃着的螺旋状镁条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图2),观察液面变化;
(交流讨论)
(4)步骤①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步骤④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镁条与氮气反应。
(结论)除氧气外,镁条还能与氮气反应。
(反思)乙组小罗同学认为只进行图2实验,当钟罩内进入水的体积大于总容积的1/5,就能说明镁与氧气、氮气都发生了反应,对此观点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
(拓展)①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由于氧气比氮气活泼,所以镁燃烧生成的氮化镁质量比氧化镁_______(大、小)。
②8g镁在空气中燃烧,若有30%的镁生成氮化镁,计算氮化镁的质量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8.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
(2)写出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收集装置应选__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F是一种可用 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来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进入F中;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已知甲烷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实验室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从上图中选择,“F”除外)。
(5)在用KClO3加热制O2的过程中,发现产生O2的反应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KClO3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向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倒入迅速冷却的沸水,立即塞紧穿有两端开口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用注射器向玻璃管中注水至P处,装置如图G所示.

①手拿集气瓶在水平面上摇晃数十次后,看到玻璃管中的液面将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可说明有少量氧气溶于水中
b应保证装置有良好的气密性
c用迅速冷却的沸水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氧气.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
(2)写出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收集装置应选__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F是一种可用 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来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进入F中;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已知甲烷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实验室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从上图中选择,“F”除外)。
(5)在用KClO3加热制O2的过程中,发现产生O2的反应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KClO3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向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倒入迅速冷却的沸水,立即塞紧穿有两端开口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用注射器向玻璃管中注水至P处,装置如图G所示.

①手拿集气瓶在水平面上摇晃数十次后,看到玻璃管中的液面将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可说明有少量氧气溶于水中
b应保证装置有良好的气密性
c用迅速冷却的沸水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氧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