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4题)
1.
下列图示分别表示某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分裂图像以及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分析回答问题:

(1)图1中甲表示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________,图2中表示DNA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2)图1中丙所示的细胞是___________,图2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1中的____________。
(3)图2中的细胞类型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_________;由Ⅱ→Ⅲ过程,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_______过程。
(4)符合图2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图2中所对应的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有______________(填编号)。

(1)图1中甲表示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________,图2中表示DNA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2)图1中丙所示的细胞是___________,图2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1中的____________。
(3)图2中的细胞类型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_________;由Ⅱ→Ⅲ过程,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_______过程。
(4)符合图2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图2中所对应的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有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
下图甲是某白化病(用A或a表示)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其中3号无白化病基因),图乙是白化病基因的部分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1)白化病是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遗传病。
(2)图甲中,6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若9号与12号(近亲)结婚,生下一男孩,该男孩患白化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3)图乙中2表示__________。若3为腺嘌呤,则4为_________(填中文名称)。像3与4这种——对应关系叫做_________。

(1)白化病是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遗传病。
(2)图甲中,6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若9号与12号(近亲)结婚,生下一男孩,该男孩患白化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3)图乙中2表示__________。若3为腺嘌呤,则4为_________(填中文名称)。像3与4这种——对应关系叫做_________。
3.
某种鼠的毛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仅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鼠表现为黑色,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褐色,其余情况为黄色。回答下列问题:
(1)鼠的基因A、a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黑色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共__________种。
(2)—只褐色纯合个体与一只黄色个体杂交,F1全为黑色个体。
①亲代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F1雌性个体能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②将F1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褐色中雄雌比例为_________,在F2黑色雌性个体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
(3)一只黑色雌性个体与一只褐色雄性个体杂交,F1有三种体色,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1)鼠的基因A、a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黑色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共__________种。
(2)—只褐色纯合个体与一只黄色个体杂交,F1全为黑色个体。
①亲代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F1雌性个体能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②将F1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褐色中雄雌比例为_________,在F2黑色雌性个体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
(3)一只黑色雌性个体与一只褐色雄性个体杂交,F1有三种体色,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4.
已知玉米的黄粒(D)对紫粒(d)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选择纯种紫粒抗病与黄粒不抗病植株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从而获取黄粒抗病植株进行深入研究。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上述育种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在F2的黄粒抗病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应用X射线对玉米进行处理,从经处理的后代中选育并成功获得抗病性强的优良个体。该过程中,要进行“选育”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以F1获得的一组自交及测交结果如下表:
对以上结果,甲、乙两同学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甲同学认为是基因重组的结果,乙同学认为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①你认为________同学的判断正确,理由是F1的自交和测交后代中均出现了_________的个体,而后代表现型的数据偏离理论值的现象可能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
②为探究该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你的思路是___________,并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______________。
(1)上述育种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在F2的黄粒抗病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应用X射线对玉米进行处理,从经处理的后代中选育并成功获得抗病性强的优良个体。该过程中,要进行“选育”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以F1获得的一组自交及测交结果如下表:
表现型 相交方式 | 黄粒抗病 | 紫粒抗病 | 黄粒不抗病 | 紫粒不抗病 |
自交(后代) | 898 | 305 | 138 | 65 |
测交(后代) | 210 | 207 | 139 | 131 |
对以上结果,甲、乙两同学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甲同学认为是基因重组的结果,乙同学认为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①你认为________同学的判断正确,理由是F1的自交和测交后代中均出现了_________的个体,而后代表现型的数据偏离理论值的现象可能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
②为探究该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你的思路是___________,并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9题)
5.
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个动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够发生基因重组的是乙和丙 |
B.性腺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
C.该动物正常的细胞中最多含有8条染色体 |
D.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只能产生四种生殖细胞 |
6.
下图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四分体时期发生了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
B.该细胞可产生四种基因型不同的配子 |
C.N与n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
D.M与m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
7.
某种鼠中,黄色基因A对灰色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为
A. 2:1 B. 3:l:l C. 4:2:2:1 D. 9:3:3:1
A. 2:1 B. 3:l:l C. 4:2:2:1 D. 9:3:3:1
8.
将某种植物高秆(DD)和矮秆(dd)杂交所得的全部种子播种后,待长出的植株开花时,有的进行同株异花传粉,有的进行异株异花传粉,有的让其自花传粉。三种方式所得种子混合播种,长出的植株性状表现是
A. 无法判断 B. 高茎:矮茎=3:1
C. 全都是高茎 D. B、C两项都有可能
A. 无法判断 B. 高茎:矮茎=3:1
C. 全都是高茎 D. B、C两项都有可能
9.
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与色盲的孩子,在父亲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化病基因2个 | B.白化病基因4个 | C.色盲基因为1个 | D.色盲基因为2个 |
10.
用纯系的黄果蝇和灰果蝇杂交得到下表结果,请指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亲本 | 子代 |
灰雌性×黄雄性 | 全是灰色 |
黄雌性×灰雄性 | 所有雄性为黄色,所有雌性为灰色 |
A.黄色基因是常染色体隐性基因 | B.黄色基因是伴X的显性基因 |
C.灰色基因是伴X的隐性基因 | D.灰色基因是伴X的显性基因 |
11.
下图是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用A/a表示;乙病用B/b表示。若Ⅱ7为纯合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B.Ⅱ5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 |
C.Ⅲ10是纯合体的概率是1/2 | D.Ⅲ9与Ⅲ10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5/12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