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A.旁骛(wù) 惊骇(hài) 游弋(yè) 强聒不舍(guō) |
B.亵渎(xiè) 赃物(zāng) 广袤(mào) 孜孜不倦(zī) |
C.骈进(bìn) 汲取(jí) 彷徨(huáng) 根深蒂固(dì) |
D.瞥见(piē) 宽宥(yòu) 儒养(rǔ) 相得益彰(zhāng) |
A.京剧中,几个演员相互碰一下手中的木枪,吆喝几声,就表示打过一仗了,这对外国人来讲,是不可理喻的。 |
B.这些具有穿云裂石之功的大力士一上场,就把观众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
C.对于俄罗斯“和平号”的坠落,美国人应该高兴,因为强大的对手销声匿迹了,他们可以放下多年压在心头的石头了。 |
D.这些故事或许已经支离破碎,或许已经面目全非,但它们留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猜测和遐想。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6 | 3 | 17 | 25 |
反应后的质量/g | 待测 | 11 | 34 | 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1)前人之述备矣( ) (2)连月不开 ( )
(3)去国怀乡 ( ) (4)至若春和景明( )
【小题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小题3】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
迁客骚人的情:
古仁人的情:
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
【小题4】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林清玄
朋友从韩国来,送我一大包生松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生的松子,晶莹细白,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
松子给人的联想自然有一种高远的境界,但是经过人工采撷、制造过的松子是用来吃的,怎么样来吃这些松子呢?我想起饭馆里面有一道炒松子,便征询朋友的意见,要把那包松子下油锅了。
朋友一听,大惊失色:“松子怎么能用油炒呢?”
“在台湾,我们都是这样吃松子的。”我说。
“罪过,罪过,这包松子看起来虽然不多,你想它是多少棵松树经过冬雪的锻炼才能长出来的呢?用油一炒,不但松子味尽失,而且也损伤了我们吃这种天地精华的原意了。何况,松子虽然淡雅,仍然是油性的,必须用淡雅的吃法才能品出它的真味。”“那么,松子应该怎么吃呢?”我疑惑地问。“即使在生产松子的韩国,松子仍然被看作珍贵的食品,松子最好的吃法是泡茶。”
“泡茶?”“你烹茶的时候,加几粒松子在里面,松子会浮出淡淡的油脂,并生松香,使一壶茶顿时津香润滑,有高山流水之气。”
当夜,我们便就着月光,在屋内喝松子茶,果如朋友所说的,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凡起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遍地的绿草中突然开起优雅的小花,并且闻到那花的香气,我觉得,以松子烹茶,是最不辜负这些生长在高山上历经冰雪的松子了。
“松子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但是有时候,极微小的东西也可以做情绪的大主宰。诗人在月夜的空山听到微不可辨的松子落声,会想起远方未眠的朋友,我们对月喝松子茶也可以说是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我们一向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完全是因为我们不能把握像松子一样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小东西。”朋友说。
朋友的话十分有理,使我想起人自命是世界的主宰,但是人并非这个世界唯一的主人。就以经常遍照的日月来说,太阳给万物以生机和力量,并不单给人们照耀;而在月光温柔的怀抱里,虫鸟鸣唱,不让人在月下独享。即使是一粒小小松子,也是吸取了日月精华而生,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
佛眼和尚在禅宗的公案里,留下两句名言:
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水和竹原是不相干的,可是因为水从竹子边流出来就显得格外清冷;花是香的,但花的香如果没有风从中穿过,就永远不能为人体知。可见,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生出不同的意义,何况是人和松子?
我觉得,人一切的心灵活动都是抽象的,这种抽象宜于联想;得到人世一切物质的富人如果不能联想,他还是觉得不足;倘若是一个贫苦的人有了抽象联想,也可以过得幸福。这完全是境界的差别,禅宗五祖曾经问过:“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六祖慧能的答案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仁者,人也。在人心所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人若呆滞,风动幡动都会视而不能见。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大叹:“只道那情爱之深无边无际,未料这离别之苦苦比天高。”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人却能说出“长亭凉夜月,多为客铺舒”,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儿点灯”等引人遐思的境界。
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记得沈从文这样说过:“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小题1】按要求摘取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①文中说,看到松子“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结合下文,指出“情怀”的含义。
②作者引用佛眼和尚的两句名言“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目的是想阐明一个什么道理?
【小题2】文中说,“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判断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平凡起来了。( ) |
B.松子虽小,但和“我们”一样,吸取了日月精华。( ) |
C.小松子有时也可以做“我们”情绪的大主宰。( ) |
D.在人心所动的那一刻,看见万物都是动的。( ) |
坦然地□□□□,不要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而要像把握小松子一样把握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
【小题4】本文通过如何吃松子这件小事阐发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作者阐发的这个人生道理是:
【小题5】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另写一个句子。
例句: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语言华丽,词藻丰富,且大量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典雅高贵的富态美。 |
B.本文行文曲折有致,从对松子食用的错误认识到领略人生的真谛,作者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
C.从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主旨来看,文章倒数第二段至倒数第三段似乎是多余的,删去并无大碍,反而更加精炼。 |
D.“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句中的“它”指的是“身边的事物”。 |
感谢对手
①清朝康熙皇帝在继位执政60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在宴会上,康熙端起酒杯说:“这杯酒敬我的敌人——吴三桂、郑经、噶尔丹,还有鳌拜。”宴会上的众大臣目瞪口呆。康熙接着说:“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朕,我感谢他们。”
②“我感谢他们”,康熙向对手们敬的这杯酒让人耳目一新。是的,我们应该感谢对手,无论是过去的、现在的,或者是将来的,国为是对手成就了我们。感谢对手,因为他是清醒我们头脑的亮晴石。”
③“ ”,让自己有一个寝食难安的强大对手,犹如将一把利剑悬于我们的头顶,使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④据说,沙丁鱼中如果混入一条鲶鱼,不爱动的沙丁鱼为避免被鲶鱼吞食,就会不停地奔命逃亡。危机逼迫它们运动,对于沙丁鱼来说,鲶鱼作为对手带来危机,同时也提升了生存的能力。对于康熙来说,吴三桂、郑经,噶尔丹、鳌拜就是他生命中的一条又一条危险的“鲶鱼”。这些“鲶鱼”,让他在生命中的每个阶段都如履簿冰、饱经忧患、历久弥坚,终于成就一代伟业。感谢对手,因为他是提高我们素质的唐刀石。只有对手,才会不断地给你压力,逼迫你努力投入到斗争之中,并想办法成为胜利者。在同对手的对抗中,你才能真正地磨练自己。所以说,对手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把对手看作我们前进的絆脚石, 把对手看作使我们更加锋利的“磨刀石”。
⑤感谢对手,因为他是检验我们实力的试金石。在敌对竞争中,对手的坚不可摧会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弱小与不足,而对手的不堪一击则会使我们充满信心。没有比较就不会有进步。与对手狭路相逢、短兵相接时,敌方与己方的优缺点会一览无余。检验自身实力的过程,同时也是超越对手的过程。如果缺乏这种检验,那我们就只能是井底之蛙,永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⑥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微软不但没有倒闭,反而誉满全球。可见,只有将自己置于对手的包围之中,你才能清醒地分析形势,磨练自己,检验自己,提高自己。
(有删改)
【小题1】第④段横线处最恰当的关联词是( )
A.即使……也 | B.既……又 |
C.不但……而且 | D.不是……而是 |
A.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①感谢对手,因为他是清醒我们头脑的亮睛石。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的理解。
【小题5】下面这段文字可以放在第⑤段和第⑥段之间,请简析理由。
从努尔哈赤的十三副铠甲起兵,到多尔衮的大军入关,再到一统天下的“康乾盛世”,八旗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因为这支部队始终在杀伐征讨,时时、处处检验着自己的实力。200年后,无论是面对太平军还是八国联军,八旗子弟再也无力拿起战刀、跨上马背。200年的闭关锁国,200年的政治腐败,200年的军事懈怠,导致清王朝江河日下,一蹶不振。
4.名著阅读- (共2题)
5.情景默写- (共1题)
①金樽清酒斗十千 ,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②________,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③___________,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④一封朝奏九重天,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⑥《水调歌头》中写作者对人生的感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语言表达- (共1题)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________,________;冬天的雪,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 (共1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
(1)半命题作文
有人说,生活如诗,生活如歌;有人说,生活如藤,生活如萝;有人说,生活如溪流,生活如小河;有人说,生活如……
你怎样看待生活?请以“生活如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补全题目后作文)
(2)材料作文
傍晚,园丁到花田散步,惊讶地发现几乎所有的花草树木都郁郁寡欢,缺乏生机,询问之后才知道,橡树自怨没有松树俊秀,所以感到遗憾;松树又恨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多结果子,因此显得郁闷……而在花园的一个角落,有一棵小草,在夕阳中开着灿烂的花朵。
园丁欣喜地问:“你那么渺小,为何却能开出这么美好的花朵?”小草微笑着说:“我不是橡树,也不是松树,我只是一棵小草,所以,我就尽力地开好我这朵花,快乐地做好我自己。”
根据上述内容,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