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在小英家的仓库里,堆放着一袋袋化肥一一碳酸氢铵(NH4HCO3)。过了一个夏天,小英发现这种化肥所特有的刺激性气味变得更浓烈了,有些化肥袋里碳酸氢铵变少了,检查发现变少的化肥包装袋没有密封,化肥也没有撒落在地上,更没有人进过仓库开袋使用。
为了探究这些化肥减少的原因,小英在实验室取了一些碳酸氢铵粉末,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过一会儿观察到粉末完全消失,同时也闻到了这种刺激性气味。粉末为什么会消失呢?
(提出问题)碳酸氢铵粉末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①碳酸氢铵粉末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由固态变成它的气态。②碳酸氢铵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可能产生的物质有氨气和一些氧化物。
(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铵属于氨肥,不具有升华的性质,说明上述猜想_____(填序号)不成立;②氨气(化学式NH3)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碱性,但干燥的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剂变蓝;③NO2为红棕色气体。NO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

(应用)①利用氨气的化学性质,请写出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写出实验操作、现象、结论):_____;
②如果你家里有碳酸氢铵化肥,你应该如何保存?_____。
为了探究这些化肥减少的原因,小英在实验室取了一些碳酸氢铵粉末,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过一会儿观察到粉末完全消失,同时也闻到了这种刺激性气味。粉末为什么会消失呢?
(提出问题)碳酸氢铵粉末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①碳酸氢铵粉末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由固态变成它的气态。②碳酸氢铵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可能产生的物质有氨气和一些氧化物。
(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铵属于氨肥,不具有升华的性质,说明上述猜想_____(填序号)不成立;②氨气(化学式NH3)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碱性,但干燥的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剂变蓝;③NO2为红棕色气体。NO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适量碳酸氢铵于试管中加热,如图一所示,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导管口 | 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且试纸变蓝,但未见红棕色气体 | 分解产物中有_____,没有___ |
②按如图二所示装置继续实验,直到反应完全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分解产物中有____ |
(应用)①利用氨气的化学性质,请写出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写出实验操作、现象、结论):_____;
②如果你家里有碳酸氢铵化肥,你应该如何保存?_____。
2.单选题- (共10题)
5.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纯净氧气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
B.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
C.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立即收集,防止生成的气体跑掉 |
D.用高锰酸钾制取所需氧气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
7.
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黑烟 |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
8.
在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发现氧气的体积分数少于
,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

A.查看装置是否漏气 |
B.实验中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 |
C.实验中可能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
D.将红磷改为木炭再重做实验 |
3.填空题- (共2题)
12.
按要求填空
(1)写出各元素的符号:镁_____、铝_____;
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高锰酸钾_____、氯酸钾____;
碳酸氢铵(NH4HCO3)由_____种元素组成。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装少量_____,目的是_____。
(1)写出各元素的符号:镁_____、铝_____;
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高锰酸钾_____、氯酸钾____;
碳酸氢铵(NH4HCO3)由_____种元素组成。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装少量_____,目的是_____。
13.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四种物质: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石墨。请选择以上相应物质填空(填序号)。
(1)常用于制作电极的是_____;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3)常用作粮食瓜果蔬菜的保护气的是______;
(4)在医院用来供给病人呼吸的是______。
(1)常用于制作电极的是_____;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3)常用作粮食瓜果蔬菜的保护气的是______;
(4)在医院用来供给病人呼吸的是______。
4.实验题- (共2题)
14.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作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4)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同时生成另一物质硫酸锌。写出制取氢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实验室制取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
(5)小红选用B装置按如图组装,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①实验室常用_____和_____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填药品名称)
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写出装置乙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装置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写出丙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装置丁中观察到下层蜡烛至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作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4)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同时生成另一物质硫酸锌。写出制取氢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实验室制取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
(5)小红选用B装置按如图组装,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①实验室常用_____和_____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填药品名称)
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写出装置乙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装置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写出丙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装置丁中观察到下层蜡烛至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
15.
小丽同学按教材中的装置如图甲,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她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远小于21%,认为误差主要是由实验装置造成的,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量筒内加入100 mL水。
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 mL。
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
⑤燃烧结束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50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④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
(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___。
(3)根据步骤⑤中的数据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为空气总体积的_____。
(4)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
(5)若将红磷换成铁丝,该实验能不能获得成功?_____成功,原因是_____。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量筒内加入100 mL水。
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 mL。
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
⑤燃烧结束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50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④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
(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___。
(3)根据步骤⑤中的数据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为空气总体积的_____。
(4)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
(5)若将红磷换成铁丝,该实验能不能获得成功?_____成功,原因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