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向盛有双氧水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称量反应前后反应容器的总质量,如图所示,请回答: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
(2)求消耗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_____(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
(2)求消耗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_____(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2.
阿司匹林可以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化学式为C9H8O4,完成下列问题:
(1)阿司匹林由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C、H、O元素原子个数比为_____;
(2)阿司匹林的摩尔质量为_____;
(3)阿司匹林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列式计算,精确到0.1%)。
(4)0.25mol C9H8O4分子中约含有_____个氧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5)0.5mol C9H8O4的氢原子与_____g水中的氢原子个数相同。
(1)阿司匹林由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C、H、O元素原子个数比为_____;
(2)阿司匹林的摩尔质量为_____;
(3)阿司匹林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列式计算,精确到0.1%)。
(4)0.25mol C9H8O4分子中约含有_____个氧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5)0.5mol C9H8O4的氢原子与_____g水中的氢原子个数相同。
2.简答题- (共2题)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探究(仪器气密性均良好):

(1)如图1进行实验,玻璃管中放入过量白磷(白磷燃烧温度为40℃,实验中热水80℃),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白磷需过量的目的是_____,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的现象是_____。
(2)如图2进行实验,其中锥形瓶容积(扣除内容物)为220mL,注射器中有40mL的水,关闭弹簧夹,将锥形瓶放入80℃热水中,完全反应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中的水迅速流入锥形瓶,最终剩余7mL水,经计算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可能为_____,同时可知剩余气体的性质是_____。
(3)如图3进行实验,按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发现水未倒吸,分析原因是因为使用了木炭而造成的,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
同学们思考后改进了方案,他们仍用木炭进行实验,最终也获得了成功,他们的改进方案是_____。

(1)如图1进行实验,玻璃管中放入过量白磷(白磷燃烧温度为40℃,实验中热水80℃),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白磷需过量的目的是_____,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的现象是_____。
(2)如图2进行实验,其中锥形瓶容积(扣除内容物)为220mL,注射器中有40mL的水,关闭弹簧夹,将锥形瓶放入80℃热水中,完全反应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中的水迅速流入锥形瓶,最终剩余7mL水,经计算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可能为_____,同时可知剩余气体的性质是_____。
(3)如图3进行实验,按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发现水未倒吸,分析原因是因为使用了木炭而造成的,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
同学们思考后改进了方案,他们仍用木炭进行实验,最终也获得了成功,他们的改进方案是_____。
4.单选题- (共29题)
7.
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 | 17% | 10% | 25% | 48% |
反应后 | 19% | 10% | 41% | 30% |
A.该反应可能是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
C.丁一定是化合物 |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
16.
关于2CO+O2
2CO2读法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
B.每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氧分子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 |
C.每2份质量一氧化碳和1份质量氧气生成2份质量二氧化碳 |
D.每2摩尔一氧化碳和1摩尔氧气生成2摩尔二氧化碳 |
18.
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
B.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较大变化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
C.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上升,说明原子间存在间隙 |
D.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说明分子是可分的 |
28.
下列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
29.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对应关系不成立的是( )
A.氢气密度很小﹣﹣可用于制作探空气球 |
B.氧气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
D.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有色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
31.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省时间,装好药品后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
B.点燃酒精灯,立即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部位集中加热 |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 |
D.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
5.填空题- (共6题)
36.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化学反应 |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简答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_____ | 反应中铁元素从_____态变成_____态 |
镁带燃烧 | _____ | 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 _____ | 集气瓶内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 |
37.
下列物质中:①氢氧化钙②冰水混合物③液氧④空气⑤氧化镁⑥粗盐⑦河水⑧水银(用编号填写)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2)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
(3)属于单质的是:_____;
(4)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2)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
(3)属于单质的是:_____;
(4)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40.
同学们在实验室中一定观察过酒精灯内的酒精,现用胶头滴管从酒精灯中取出少量酒精于蒸发皿中,用火柴点燃酒精,产生淡蓝色火焰,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发现烧杯内壁有小水珠出现,倒转烧杯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1)请描述出观察到的酒精的物理性质_____;
(2)写出酒精(化学式C2H6O)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
(1)请描述出观察到的酒精的物理性质_____;
(2)写出酒精(化学式C2H6O)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41.
如图一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为了收集较纯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判断氧气已收集满的依据是_____。
(3)若在A反应后的残余物中提纯二氧化锰(已知: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洗涤、烘干,在前两步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_____,作用分别是_____。
(4)双氧水制氧气可选择装置B或C,其中装置B的优点是_____。
(5)用“排水法”收集O2,请在如图二中将收集装置补画完整_____。

(6)在如图三中画出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中,“固体中氧元素质量”的变化趋势_____。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为了收集较纯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判断氧气已收集满的依据是_____。
(3)若在A反应后的残余物中提纯二氧化锰(已知: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洗涤、烘干,在前两步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_____,作用分别是_____。
(4)双氧水制氧气可选择装置B或C,其中装置B的优点是_____。
(5)用“排水法”收集O2,请在如图二中将收集装置补画完整_____。

(6)在如图三中画出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中,“固体中氧元素质量”的变化趋势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9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