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 ,_____溶于水,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许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因此氧气能____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8题)
7.
某同学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的含量,实验后发现所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五分之一,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正确的是()


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
B.将红磷改为蜡烛再重做实验 |
C.实验中红磷的量可能不足,没有将瓶内的氧气消耗完全 |
D.反应后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 |
8.
“环境保护,以人为本”从2000年6月起,新调整的空气质量指标中指出,影响空气质量的一组主要污染物是( )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 |
B.二氧化硫、氧气、二氧化碳 |
C.二氧化碳、氮气、氧气 |
D.二氧化氮、氮气、可吸入颗粒 |
10.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稳,倒入液体,面对刻度线,第一次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9mL;到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
A.18mL | B.大于18mL | C.小于18mL | D.无法判断 |
3.填空题- (共5题)
11.
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物理性质 D 化学性质
(1)0℃时水结成冰___
(2)汽油可以燃烧___
(3)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___
(4)酒精易挥发___
(5)煤气燃烧___
(6)鸡蛋发臭___
(7)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___
(8)铁的密度是7.86g•cm﹣3___。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物理性质 D 化学性质
(1)0℃时水结成冰___
(2)汽油可以燃烧___
(3)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___
(4)酒精易挥发___
(5)煤气燃烧___
(6)鸡蛋发臭___
(7)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___
(8)铁的密度是7.86g•cm﹣3___。
13.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份数计算:氮气占:___;氧气占:___;二氧化碳占:___;稀有气体占___,其他气体占0.03%.空气污染主要分为有害气体和烟尘,有害气体主要,其中有害气体有:___,_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16.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你还能得到蜡烛的物理性质有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___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___.
(4)通过对蜡烛燃烧的观察,你认为蜡烛燃烧发生的变化类型是___.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你还能得到蜡烛的物理性质有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___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___.
(4)通过对蜡烛燃烧的观察,你认为蜡烛燃烧发生的变化类型是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