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4题)
3.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
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
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
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
5.
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定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 )
A.核内质子数目 | B.核内中子数目 |
C.核外电子数目 | D.相对原子质量 |
6.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C. 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的
A. 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C. 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的
7.
6月5日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的各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
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 |
C.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
D.氮气、氧气、一氧化碳 |
8.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 B.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
C.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 |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 |
9.
小茜同学对部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做了如下归纳,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填充食品包装袋防腐 |
B.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霓虹灯 |
C.氦气的密度很小且稳定﹣﹣探空气球 |
D.氮气高温时性质活泼﹣﹣光合作用的原料 |
10.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可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
B.该实验所用红磷的量不足可能造成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 |
C.实验时,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 |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
11.
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
D.该装置可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 |
14.
实验室制取氧气不正确的操作是
A.装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B.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 |
C.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
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
2.填空题- (共2题)
15.
写出下列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义
(1)两个镁离子___________
(2)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
(3)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_
(4)2N____________
(5)H_______________
(1)两个镁离子___________
(2)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
(3)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_
(4)2N____________
(5)H_______________
16.
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并进行气体性质的探究,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某同学在观察到装置B内有气泡时,开始用D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
(4)用过氧化氢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文字表达式 。
她选择上述发生装置中是 (填装置序号)。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发现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点即可)
(6)用上述实验制得的氧气完成F装置所示实验,要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其目的是
(7)用排空气法收集时,验满方法: 。
(8)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氨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
(a)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装置编号);
(b)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 (填装置编号);
(c)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可用(填物质名称)吸收。最好选用下列 装置吸收。

(9)若选用下列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某同学在观察到装置B内有气泡时,开始用D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
(4)用过氧化氢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文字表达式 。
她选择上述发生装置中是 (填装置序号)。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发现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点即可)
(6)用上述实验制得的氧气完成F装置所示实验,要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其目的是
(7)用排空气法收集时,验满方法: 。
(8)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氨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
(a)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装置编号);
(b)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 (填装置编号);
(c)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可用(填物质名称)吸收。最好选用下列 装置吸收。

(9)若选用下列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