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教材“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化学式Fe2O3)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1)①中A试管的现象是_____;
(2)表格中缺失的步骤为__________;
(实验结论)(3)实验②、③证明:氧化铁的_____和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4)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实验评论)
(5)实验设计④的目的是_____。
(知识拓展)
(6)查阅资料得知,氧化铜、硫酸铜溶液、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B MnO2 只能作为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C 催化剂只加快反应速率
D 作催化剂的物质不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提出问题)氧化铁(化学式Fe2O3)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①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加入a克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 A试管中![]() 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②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 试管内均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
③将实验②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过滤、洗涤、干燥、![]() | 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克 |
④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放入a克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克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 现象略 |
(1)①中A试管的现象是_____;
(2)表格中缺失的步骤为__________;
(实验结论)(3)实验②、③证明:氧化铁的_____和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4)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实验评论)
(5)实验设计④的目的是_____。
(知识拓展)
(6)查阅资料得知,氧化铜、硫酸铜溶液、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B MnO2 只能作为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C 催化剂只加快反应速率
D 作催化剂的物质不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2.综合题- (共1题)
2.
结合氧气性质的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盛有碳的燃烧匙应_____,(填序号)①迅速伸入②缓慢伸入,检验产物可使用的药品是_____。
(2)B和C中瓶底少量水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
D
(3)C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为使铁丝在氧气中持续燃烧,把光亮的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是_____。
(4)以上四个反应能发生,体现氧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
(5)小明用D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D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②他先在集气瓶里装进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40℃即可燃烧),按图示装置连接仪器,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燃烧,产生_____;(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接近瓶底)
③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从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
④已知c=500mL,a=100mL,若实验非常成功,则b=_____mL。
⑤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与理论值不相符的是_____。
A 装置气密性不好 B 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水 C 用木炭代替白磷
(1)A中盛有碳的燃烧匙应_____,(填序号)①迅速伸入②缓慢伸入,检验产物可使用的药品是_____。
(2)B和C中瓶底少量水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


(3)C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为使铁丝在氧气中持续燃烧,把光亮的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是_____。
(4)以上四个反应能发生,体现氧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
(5)小明用D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D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②他先在集气瓶里装进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40℃即可燃烧),按图示装置连接仪器,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燃烧,产生_____;(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接近瓶底)
③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从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
④已知c=500mL,a=100mL,若实验非常成功,则b=_____mL。
⑤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与理论值不相符的是_____。
A 装置气密性不好 B 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水 C 用木炭代替白磷
3.单选题- (共19题)
8.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人若误食会中毒,下列选项中给出了亚硝酸钠的性质,则有关亚硝酸钠性质归类的判断错误的是( )
A.NaNO2有咸味﹣﹣物理性质 |
B.NaNO2的水溶液呈碱性﹣﹣物理性质 |
C.NaNO2为白色固体﹣﹣物理性质 |
D.NaNO2有毒﹣﹣化学性质 |
9.
对于下列说法,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
B.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及原子重新组合 |
C.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 |
D.分子和原子本质区别是能否构成物质 |
11.
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 )
A.缉毒犬能发现毒贩,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B.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
D.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
12.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
13.
化学革命是发生在十八世纪末英国和法国的一场深刻的化学学科的变革。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见图)。

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B.两个实验中,曲颈甑内汞的表面都变为黑色 |
C.拉瓦锡的实验中,可将所有的汞换成红磷进行实验,也能成功 |
D.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 |
14.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固体。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 |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
C.有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
15.
下列4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
A.![]() |
B.![]() |
C.![]() |
D.![]() |
16.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100mL,注射器内水的体积为25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将锥形瓶放入热水中片刻引燃白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可以证明N2不可燃,不助燃 |
B.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最后恢复 |
C.燃烧结束后应立即打开弹簧夹 |
D.实验结束后,注射器中还剩约5mL水 |
17.
在做探究氧气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下列的( )
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 |
B.铁丝生锈 |
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 |
D.铁丝没有引燃 |
18.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装置气密性良好,图I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的H2O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装有足量碱石灰的干燥管可用于干燥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装置I分别与装置Ⅱ、Ⅲ、Ⅳ、V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
B.反应前燃烧匙中MnO2的质量一定大于反应后MnO2的质量 |
C.若用装置Ⅳ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a导管口处验满 |
D.若用装置V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
19.
如图是一个“水上行走球”的游乐项目,游戏者进入一个充有3m3左右的大塑料球,可以漂浮在水上玩耍,但在球内时间不能太长。影响游戏者呆在球内时间长短的关键因素是( )


A.球内氧气含量 | B.球内氮气含量 |
C.球内水汽含量 | D.球内气温高低 |
20.
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中溶解的氧气化学性质同样活泼 |
B.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
D.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
4.填空题- (共4题)
22.
钠是一种金属,如图所示,有关信息如下:①银白色的金属,②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③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开。④常温下,钠与氧气、硫、水等均能快速反应。⑤钠在高温高压时,甚至可以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氢化钠。⑥在实验室里,金属钠通常存放于煤油中。⑦液态的钠常用于冷却核反应堆,把反应堆产生的热量传导给蒸气轮机。⑧工业上,在氩气做保护气的条件下,常用钠在高温熔融状态下制取金属钾。
依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_____(填序号);
(2)描述金属钠的用途有_____(填序号);
(3)⑤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
(4)⑧中氩气可做保护气,因为氩气_____。
依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_____(填序号);
(2)描述金属钠的用途有_____(填序号);
(3)⑤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
(4)⑧中氩气可做保护气,因为氩气_____。
23.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物质的分类中,冰水混合物属于_____,液氮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空气中所占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_____(填化学式),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
(2)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大气的是_____(填序号)。
A 使用清洁能源 B 燃放烟花爆竹 C 大量植树 D 推广私家汽车出行
(3)下列气体中暂未计入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_____(填序号)。
A 二氧化氮 B 二氧化碳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硫
(4)下面分别表示某些气体的主要用途,这些气体依次是: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A 食品包装时充入某气体以防腐 B 填充霓虹灯 C 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
(5)饼干放在空气中会变软,因为空气中有_____。
(1)在物质的分类中,冰水混合物属于_____,液氮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空气中所占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_____(填化学式),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
(2)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大气的是_____(填序号)。
A 使用清洁能源 B 燃放烟花爆竹 C 大量植树 D 推广私家汽车出行
(3)下列气体中暂未计入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_____(填序号)。
A 二氧化氮 B 二氧化碳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硫
(4)下面分别表示某些气体的主要用途,这些气体依次是: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A 食品包装时充入某气体以防腐 B 填充霓虹灯 C 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
(5)饼干放在空气中会变软,因为空气中有_____。
24.
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分类的角度:空气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用“
”表示氮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
①用“
”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下图可以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填标号);

(3)从变化角度: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
体积,其主要成分是_____。
(1)从分类的角度:空气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用“


①用“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下图可以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填标号);

(3)从变化角度: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

25.
选用图中各仪器的名称来填空,并回答相关问题。

(1)用来夹持试管的工具是_____;
(2)用于较多量溶液的配置和较多量试剂间的反应的仪器是_____,该仪器能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_____(填“能”或“不能”)。
(3)用于向酒精灯中填加酒精的仪器是_____;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_____加热。
(4)用于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是_____;量取时,视线要与其中液体的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若俯视读数,则实际所量取的液体比读数_____(填“偏大”或“偏小”)。

(1)用来夹持试管的工具是_____;
(2)用于较多量溶液的配置和较多量试剂间的反应的仪器是_____,该仪器能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_____(填“能”或“不能”)。
(3)用于向酒精灯中填加酒精的仪器是_____;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_____加热。
(4)用于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是_____;量取时,视线要与其中液体的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若俯视读数,则实际所量取的液体比读数_____(填“偏大”或“偏小”)。
5.实验题- (共1题)
26.
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示意图,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
(2)若小明选择装置B制取氧气,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则观察到_____时,氧气已经收集满。
(3)若以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则应需将装置B进行如何改进_____;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污染性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可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固体常温反应制得,则制取并收集氨气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_____→f。上述实验中,E装置的作用是_____。
(5)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在不同体积分数氧气中的复燃情况,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在集气瓶中注入占其容器50%的水(如图所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瓶内的水排尽,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该集气瓶中进行实验,推测实验现象为_____。


(1)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
(2)若小明选择装置B制取氧气,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则观察到_____时,氧气已经收集满。
(3)若以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则应需将装置B进行如何改进_____;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污染性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可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固体常温反应制得,则制取并收集氨气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_____→f。上述实验中,E装置的作用是_____。
(5)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在不同体积分数氧气中的复燃情况,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氧气体积分数(%) | 30 | 40 | 60 | 70 |
带火星的木条 | 不变 | 稍亮 | 复燃 | 复燃 |
在集气瓶中注入占其容器50%的水(如图所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瓶内的水排尽,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该集气瓶中进行实验,推测实验现象为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9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