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预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17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1

1.诗歌鉴赏(共1题)

1.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后_________的心情。
【小题2】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一联诗在你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的画面。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2.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山以水为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以山水之布置也。
——《林泉高致》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名之者谁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小题3】上面两段文字都写了山水之美,请你写出两个同时含有“山”和“水”的成语。
【小题4】(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画家。假如他去游览琅琊山,他会喜欢这座山吗?为什么?

3.现代文阅读(共4题)

3.
阅读《八十八分》,完成下列小题。
八十八分
琦君
①中学时,我本来是很不喜欢地理这门课的。可是因为教地理的房先生实在太慈爱,教得又好,又是我们班的级任导师,我也就开始喜欢听她的课了。
②房先生是安徽人,头几天上课,一口的安徽话真难懂。老是听她说“自理、自理”的,不知是什么意思,待她拿起地理课本点着封面上的字,我们才恍然大悟——“自理”就是“地理”。我们很快都能听懂她的话了,而且还顽皮地卷起舌头学她的口音。她就拍拍我们的头说:“莫吵,莫吵,值肉(日)生,快快扫自(地)。”
③刚开始上课时,她面对我们,伸出左手,手心向着我们说:“中国就像这只手掌,西北高,东南低,所有的河流,都从西北流向东南。”这个比喻真好,我们一个个伸出手来,对着地图愈看愈觉得像。然后她转过身去,用粉笔在黑板上只几笔就画出一幅中国地图,再在里面一省一省地划分开来,填上名称,真是熟极而流,一下子就让我们对她佩服不已。
④她要我们把每个省的地图都记熟,东南西北的邻省也要记得清清楚楚。她说这是第一步要明晰的概念,自己的国家分多少省都不知道,那怎么行。就如同读中国历史,第一步就要会背朝代名称,要记得每一朝的开国元勋和他们成功的原因。如此,才能对历史有整体的概念,否则脑子里一定是一本糊涂账。整个中国地图默熟之后,再逐一默各省地图,先默轮廓,次默山脉、河流,再默铁路、城市。对地理环境有了概念以后,气候、物产、民情风俗,也就比较容易记住了,因为这些是有连带关系的。她要求每个同学对自己出生地所属的省,要格外熟悉。“这叫作‘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她说。
⑤每教完一省,她都要做一次测验,要我们画出这一省的详细地图。有一次我默江西省,只把“鄱阳湖”误写为“洞庭湖”,其他的部分都没错,她一下子扣了我二十分。我很懊丧地说只是笔误,她说:“笔误也不可以,两个湖怎么可以由着你自由搬家呢?”问得我哑口无言。又有一次,我把浙江省的钱塘江误写为“钱唐江”,她扣了我十分。我向她央求:“只掉了个‘土’字边,少扣五分好不好?”她连连摇头说:“莫争,莫争。我扣你十分是要你写字时用心,不要马马虎虎。我虽不是国文老师,错别字也要管。你去地图上找找,中国有没有一条江叫‘钱唐江’?这是求正确。无论读书做事,都要认真仔细,不能有差错。”我只好默然了。从那以后,每回看见自己的作文或日记里有错别字,我就会暗暗对自己说:“又得扣十分了。”
⑥有一次测验,默的是江苏、浙江两省。我因准备充分,默得又快又详细,连老师没有要我们注明的浙东次要城市都注上去了,因为那是我家乡的邻县。正得意呢,房先生走来站在边上,却发现我桌上有本地图册没有收进抽屉里。她默默伸手拿起来翻翻,偏又发现浙江省那页还夹着一张画有地图轮廓的纸。我有点懊恼自己粗心大意没把书收好,却觉问心无愧,抬起头来说:“我并没有看。”房先生没作声,却把我画好的地图收去了,她从讲台上拿了张纸来,严肃地说:“你再画一张。”她竟然怀疑我偷看地图,我心里万分委屈,连声说:“房先生,请相信我,我并没有偷看呀。”她点点头,但仍坚持要我再画。左右前后的同学都转过头来朝我看,我眼泪扑簌簌地掉,一滴滴都落在纸上。
⑦我咬着嘴唇,很快就把一张地图默得完完整整的。房先生收去后,摸摸我的头說:“不要哭,潘希真,我向你道歉,但你不应当把地图本子放在桌上。”那晚下夜课以后,房先生特地陪我回宿舍。校园中一片寂静,凉风轻拂,草木清芬。房先生用手臂围绕着我的肩问:“你不怪我吧?”我心情复杂,只想再放声大哭,但我忍住了,终究是我太疏忽所致。
⑧这一场误会,引我想起在家中,我们母女多次所受的委屈,常使我恼恨困惑——究竟错在何人?我一直沉默着,只觉千言万语,无法对房先生说个明白。房先生把我的手捏得更紧些,我恳切地说:“没有什么,我只是好想念妈妈,她回故乡了,我就宁愿住校。我只愿老师能相信我是个诚实的女孩子,妈妈一直是这样教导我的。”说着,我的眼泪又止不住地流下来。房先生没有再说什么,挽着我的手臂,回到宿舍。
⑨那张地图发回来时,房先生批的是八十八分。我悄悄地问她既然都没错,为什么不给九十八分。她笑笑说,八十八分是她最喜欢的数字,她初中毕业时,平均分就是八十八分。
⑩[甲]“八十八分是个完美的数字,”她说,“只差两分就是九十。从九十到一百,还有十分需要努力,这样不是更好吗?”
⑪我仔细想想,也对。好在八十八分以我们学校严格的标准,已经是甲等的高分了。
⑫我们轮到初中毕业时,刚好举行第一届会考,由省教育厅举办。全省分若干个考区集中考试,如同今日的联考。我们心情之紧张,可想而知。因为如考不及格,即使本校毕业考通过了,仍然领不到教育厅颁发的毕业证书。这不但关乎每个学生的升学前途,也关乎学校名誉。于是校长集中火力,给我们加油。她对我们宣布:“如果会考全体甲等,就可全体免试升本校高中。但如有一人是乙等,就不行。”
⑬我数理很差,如数理考不及格,即使国文、英文、史地分数高,也会被数理的低分拉下去。我考不到甲等,就会成为班上的害群之马,害他们也不能免试升高中。我自觉内心压力更大。偏偏我有个毛病,愈是心情沉重,愈想睡觉。数学或化学还没做完一道题,眼皮就耷拉下来,把同学们气得跳脚。几位数理好的同学,就轮番为我填鸭式恶补。
⑭会考前的几天,我真是首如飞蓬,面目全非。母亲特地从故乡赶来照顾我、陪伴我,给我烧好菜进补,生怕我病倒。考试的前一天,我却发起高烧来。
⑮七月的大热天,我烧没退,母亲硬要我穿上夹袄去考试,我闷得浑身是汗,烧反而退下去了。考国文、英文,一点儿都不觉得难。一到考数学,我就抱着必死之心,闭目凝神,虔诚地念了一遍《心经》。因为母亲告诉我,念《心经》可以增加智慧,就如同信基督的同学,考前要祷告一般。
念完经,打开卷子,忽觉浑身一阵清凉。回头一看,原来我身旁放了一大块冰。监考人员因为天气太热,考场又不能开风扇——会吹走考卷,又怕考生热得发痧,因此在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放一个大冰块。我顿觉头脑清醒过来,同学们为我恶补的方程式,我全想起来了,居然一道道题目都迎刃而解,那种得意兴奋真不用说了。
⑯钟声响起,我恰好答完。把卷子折好,平平地放在桌上,起身退出考场,我有一种要飞起来的感觉。
⑰成绩揭晓了,果然我们全班都是甲等。这种快乐非同寻常。不用说,我的数学一定考得不错,总分平均下来才会列入甲等。这下我扬眉吐气了,昂首阔步地走到学校去看成绩——我的平均分竟然是八十八分。
⑱八十八分,我不由得跳起来,连忙奔到房先生屋子里,大喊道:“房先生,您记得吗?您那次给我临时测验默地图的分数就是八十八分,您说您最喜欢八十八分,因为您初中毕业时的平均分也是八十八分。”
⑲房先生笑逐颜开,点点头说:“真巧,八十八分是个吉利的好分数,而且前面还有十二分给你努力。希望你高中毕业时,能考到九十八分。”
⑳“那多不容易呀!房先生,您高中毕业时,平均分也是九十八分吗?”我问她。
(21)“也差不多,总之是进步多了。”她笑笑,又接着说,[乙]“在学业上、知识上,总要力求进步。在对人方面,却不必样样争先,强出风头,倒是八十八分恰恰好。
(取材于琦君的同名文章,有删改)
【小题1】根据文章第③一⑪段的内容,把下面场景补充完整。
场景一:①_______
场景二:房老师对我严格要求
场景三:房老师向我道歉   
场景四:②____
【小题2】文中【甲】【乙]两处是房老师对“八十八分”的解说,你更赞同哪一处,说出你的理由。
【小题3】文章第⑫一⑰段记叙了“我”毕业考试喜获甲等的经过,语言简练而生动,请从欣赏的角度举例分析。(不超过150字)
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概览天下苍生,进餐工具大体可分三类。欧美人惯用刀、叉、匙,一餐而三器并用,考究而繁琐;非洲、中东、印尼及印度次大陆居民,至今仍以手抓食,古朴而粗犷;而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则使用筷子,简易而便捷。对自己祖先所发明并沿用至今的筷子,国人情有独钟
②从外观上看,筷子由两根同等粗细长短的小棒组成,制作筷子的材料,最主流者为木材和竹子,十分简陋,但经国人巧手掌控,夹、挑、拨、拌、扒无所不能。堪称使用方便,价廉物美,诚“大朴胜华”之典型也。从物理学角度看,中国人的筷子运用了杠杆原理。这原理虽然是2100多年前希腊学者阿基米德首先发现的,但他并未将这一原理运用到餐桌上,故而有人称筷子为我们祖先”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实不为过。
③别看小小筷子身材不长,但使用筷子的文化相当长,看似平淡无奇的筷子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筷子古名曰“箸”。《韩非子·喻老》中有“昔者纣为象箸”之语,由此可见,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纣时期。上海民俗藏筷馆里有一副对联:“一笼藏日月,双筷起炎黄。”盛赞筷子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餐具,源远流常。
④“箸”易名为“筷”,亦有成说。明陆容所撰《菽园杂记》卷一中有云:“民间讳俗,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古时船家行船最忌讳“住”与“翻”,因为船停住了或翻了,都不吉利,而“箸”与“住”同音,为图吉利,反其意改“箸”为“快”了,就是希望船行得快,一帆风顺。又因“快”多为竹制,于是就在”快”字上加上竹字头,“筷”字乃成。而汉语中,单音词有向双音词发展的趋势,便在“筷”字后加上“子”,于是“筷子”应运而生。
⑤在民间,筷子被视为吉祥之物,出现在各民族婚庆、丧葬等礼仪中。我国民间使用筷子有不少习俗。如新娘出嫁时,嫁妆里要放一双筷子,以讨“快生贵子”之吉祥之兆。而与看着“动刀动枪”式的西方餐具比,“成双成对”的筷子又多了“和为贵”的意蕴,十双筷子在一起又有十全十美的意思。筷子外形直而不弯,又被古人寓以种种美德。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玄宗把自己用的一双金筷子赐给宰相宋璟,表彰他的耿直无私,以“筷”象征人格。
⑥日常生活中筷子的使用也很有讲究。筷子两端要对齐,用餐前要整齐码放在饭碗右侧,用餐后要整齐地竖向码放在饭碗正中。同时还有不少禁忌,如忌敲筷、忌插筷、忌掉筷等等。要做到彬彬有礼,雍容大方,不能随心所欲。作为礼仪之邦,一双小小的筷子,能够让人们看到那深厚的文化积淀。
(1)文中加粗字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粗犷(kuàng)   沧生 B.追溯(sù) 源远流常
C.丧葬(sàng)    繁琐 D.积淀(diàn)   彬彬有礼
(2)下面加粗词在语境中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情有独钟 造化钟神秀    B.一帆风顺   直挂云帆济沧海
C.吉祥之兆 瑞雪兆丰年    D.随心所欲   欲把西湖比西子
(3)下面对语段中涉及的语文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排比修辞方法,对“三类进餐工具”进行逐一描述,突出“筷子”使用起来比考究而繁琐的“刀、叉、匙”简易便捷,比“以手抓食”礼貌文明,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有文化品的进餐工具。
B.“筷”字是上下结构,部首是“竹”,书写时先写“竹”再写“快”,而“快”字是左右结构,部首是“忄”,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中规定“忄”的笔顺是左点、右点、竖,即
C.民间讳俗,用“快”取代“箸”;又因“快”多为竹制,运用会意造字法,添上“竹”字头变成“筷”,“快”表声,“竹”表意:汉语由单音词向双音词发展,又在后边加“子”。由“箸”易名为“筷子”的变化体现了汉民族语言的发展。
D.“筷子”外形直而不弯,古人用以象征耿直无私的人格。其实中国人常用一花一草、一木负载真情,象征人格。素有“四君子”之称的梅兰竹菊,就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高洁、清雅、坚韧和淡泊四种品格,其中“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菊花被赋予的品格就是对“儒家”精神及理想人格的最好诠释。
(4)作家郭永秀有诗云:“五指微拢,轻轻夹起数千年的芬芳。”在这里,筷子已不只是一种餐具,还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请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筷子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容。(_____)
A.引领世界“大朴胜华”的文化潮流   B.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追求
C.表现了祈求平安的民族心理需求 D.彰显中华民族讲究礼仪的传统美德
5.
请你阅读文章,完成下题。
①祭祖是中国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之一,和每年的清明,中元等祭祖活动相比,春节祭祖最为隆重和恭敬。②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一样是应该认真祭拜的。③民间普遍采用供奉食物或鲜花。④千百年来,家家户户祭祖的形式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③祭祀祖先时,后人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祖先在世时对家庭和社会所作出的贡献。⑥一些优良的家风,经过岁月的沉淀,后世子孙更是内化于心,代代传承。
从上下文看,①一②句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③-⑥句中有二个句子有语病。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标点符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修改: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邹市明,1981年5月18日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中国男子拳击队48公斤级拳击运动员。邹市明16岁进入贵州拳击队,2000年成为国手。在国家队,邹市明拿过48公斤级20个全国冠军。2014年7月19日,邹市明首次获得WBO蝇量级(112磅)的国际特设金腰带。2014年12月16日,邹市明获WBO泛太平洋洲际组织颁发的“国际杰出拳手奖”。2016年11月6日,邹市明完胜泰国坤比七,荣膺WBO 112磅世界金腰带。2016年12月15日,邹市明获2016年十佳劳伦斯最佳非奥运动员奖。2017年1月,获得2016 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最佳非奥项目运动员奖。
材料二:下面是对200名市民的运动时间段的调研
运动
时间段
0点

2点
2点

4点
4点

6点
6点
~]
8点
8点

10点
10点

12点
12点

14点
14点

16点
16点

18点
18点

20点
20点

22点
22点

24点
运动
人数
3
1
2
9
13
16
17
14
13
49
42
21
所占
比例
1.5%
0.5%
1%
4.5%
6.5%
8%
8.5%
7%
6.5%
24.5%
21%
10.5%
 
材料三:要保证比赛的时候一切顺利,体重平时就处在严密的监控当中。平日的体重绝对不能超过比赛项目3公斤。因为赛前若降重过多,身体太过干燥,不仅影响健康,也会影响比赛状态。时间长了,我会觉得赛前的饮食控制像一种修行,在所有美食美味的诱惑中,选择了一份克制。日常里的保持体重,是来来回回和身体交战,一招一式地打回去,重在意念坚定。到了赛前,控制体重的冲刺阶段,底层脂肪降到不能再降,就要靠主动性脱水。这是一场更加痛苦而艰辛的战役。主动性脱水,是指通过少喝水、多出汗、蒸桑拿等手段,最大程度降低身体的含水量。身体一开始干,脸马上就会凹下去。拳击运动员们每个人带着一个尖下巴,开始了控体重最为痛苦的环节。
——邹市明《拳力以赴》(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材料四:我每天在好莱坞山晨跑,驱车一路路过道路两旁挺拔而高耸的棕榈树,到好莱坞山山脚的时候,还是凌晨四点,天还是黑的。从山脚跑上山顶,再从山顶跑下去,总计8~10公里,这只是我一天训练的开始。训练室有着各种器材,五颜六色的训练器材,花样频出的训练手段,我用这些千方百计地规训着我的身体。不同重量的哑铃,冷冰冰地排列在一起,我变换着训练动作举起它们,来增强上肢力量。在训练中,我永远比能做到的多做一点。体能不够,我就加强训练。职业拳赛对于体能和爆发力的超强要求让我决定在美国接受体能特训。堪称魔鬼式的体能训练,强度是普通人的两倍。
——邹市明《拳力以赴》(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小题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邹市明成功的原因。
【小题2】分析材料二,归纳出两条有意义的结论。
【小题3】下列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为拳手的邹市明获得了国内外的认可。
B.为保证比赛的顺利,平日的体重绝对不能超过3公斤。
C.主动性脱水时,运动员的脸凹下去就表示身体开始干了。
D.运动员举不同重量的哑铃,是为了增强四肢力量。

4.名著阅读(共1题)

7.
(题文)《鲁滨逊漂流记》和《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国的_______和_______国的_______。小说中鲁滨逊和尼莫船长都有着_______的特点,这可以在_______和_______的内容中得到体现。

5.综合性学习(共4题)

8.
(题文)挂钱,是中国北方地区贴在门楣、房檐上的一种剪纸艺术。下面是一张挂钱,上面镂刻着一个由四个汉字组合而成的合体字,借此表示邀引财源之意。请将这四个字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方框内。
9.
请结合你自己的认识,对下面这副书法作品简单欣赏,可以从书体及特点出发。

岳飞书《前出师表》
答:___________
10.
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了便于记忆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较为流行的一个版本。“‘春’之诗词鉴赏”小组的同学上网搜集了一些与春季节气相关的诗词作品,遗憾的是,在复制信息的过程中,有三组诗句的位置混乱了,请你根据诗句内容、特点帮助他们将诗句上下句的位置还原,并按节气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好风胧月清明夜    ②雷动风行惊蛰户    ③碧砌红轩刺史家
④天开地辟转鸿钧    ⑤农家岁首又谋耕    ⑥万物苏萌山水醒
A.⑥①——⑤④——②③B.⑥⑤——②④——①③
C.⑤③——②①——⑥④D.①⑥——⑤②——④③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材料二】
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1)材料一的文字出自《论语》,材料中加点词“子”应指_____。从该村料可以看出,“孝”在儒家思想中,不仅是修身的根本,而且能_____(不超过5个字):在一个家庭中,对父母应奉养,更要_____(不超过5个字)。
(2)材料二出自鲁迅先生散文集《_____》中《二十四孝图》一文。从该材料可以看出,他对郭巨埋儿这种_____的“孝”持反感态度。

6.作文(共1题)

12.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开始”,意味着将有一个新的起点。大自然从春天开始,开启新的生机,并收获四季的风景;我们从微笑开始,能够感受沟通的快乐,进而收获纯真的友情……你会从哪开始?又将收获什么呢?请以“从开始”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假如真的有时空隧道,某一天你穿越时空,来到了尼摩船长的“鹦鹉螺”号潜艇上,成为一名船员,将要和他们共同开始一段丰富多彩的生活,你会看到怎样的海底世界,又会有怎样的神奇经历……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如选题目一,请将作文题目补全后写在答题卡上;如选题目二,请先拟定好作文题目,再抄写在答题卡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4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4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9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