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I: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猜想II: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III:反应生成的K2MnO4和MnO2分解都放出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错误;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II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_________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对“实验室制取氧气”还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
[提出猜想]猜想I: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猜想II: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III:反应生成的K2MnO4和MnO2分解都放出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错误;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II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_________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对“实验室制取氧气”还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
2.简答题- (共1题)
2.
下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题中信息回答:

(1) 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_,
(2) 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3) 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4) 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填序号);

(1) 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_,
(2) 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3) 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4) 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填序号);
3.推断题- (共1题)
3.
小刚同学在实验室中用一种暗紫色固体粉末A进行探究实验,他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如图,请你帮其解决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或化学符号:
B_______; C_________; G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①固体C和F混合加热_______.
②铁丝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类型。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或化学符号:
B_______; C_________; G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①固体C和F混合加热_______.
②铁丝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类型。
4.单选题- (共11题)
7.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温度升高,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
B.稀有气体能作保护气,是因为构成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
C.液氧和氧气都可以作助燃剂,是因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
D.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
9.
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实验 | A | B | C | D |
装置 | ![]() | ![]() | ![]() | ![]() |
解释 |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出 O2的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 |
A.A | B.B | C.C | D.D |
10.
蜡烛(足量)在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是( )


A.蜡烛燃烧前瓶内仅含氧气 |
B.蜡烛燃烧产生的白烟是水蒸气 |
C.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继续燃烧 |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
11.
图为分析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是氯酸钾 |
B.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最适宜选择氯酸钾 |
C.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氧气质量增加 |
D.反应所用时间较长是高锰酸钾 |
5.填空题- (共2题)
15.
现有①氮气;②保宁醋;③二氧化碳;④高锰酸钾;⑤冰水混合物;⑥水银;⑦液态氧;⑧澄清石灰水。请问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并写出其中一种纯净物的化学符号__________。
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并写出其中一种纯净物的化学符号__________。
16.
(1)用符号表示:三个水银原子___________。
(2)食品袋内常充入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来延缓食品变质。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
(4)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下列微粒:两个铝离子__________
(2)食品袋内常充入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来延缓食品变质。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
(4)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下列微粒:两个铝离子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17.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同学们已经在实验室体验过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过程,请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_____;该反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上图的_____,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但有同学提出该装置有一处不完善的地方,请你指出_______。
(2)氧气的收集装置可选用C;也可选用装置________,选择该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验满的方法为_________。有同学认为可用装置F收集一瓶氧气,请问氧气应从______(填“a”或“b”)端进入。
(3)如果有同学想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请问该同学可以选用上述发生装置的_______,该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由于该反应比较难操控,所以没让同学们用这组药品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但聪明的小美认为只要把上图中的_____和______组合作为发生装置就可以获得平稳的气流。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颗粒状大理石与稀盐酸(液体)反应制取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二氧化碳气体,请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选用上图的_____,收集装置选用上图的_____。

(1)同学们已经在实验室体验过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过程,请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_____;该反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上图的_____,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但有同学提出该装置有一处不完善的地方,请你指出_______。
(2)氧气的收集装置可选用C;也可选用装置________,选择该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验满的方法为_________。有同学认为可用装置F收集一瓶氧气,请问氧气应从______(填“a”或“b”)端进入。
(3)如果有同学想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请问该同学可以选用上述发生装置的_______,该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由于该反应比较难操控,所以没让同学们用这组药品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但聪明的小美认为只要把上图中的_____和______组合作为发生装置就可以获得平稳的气流。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颗粒状大理石与稀盐酸(液体)反应制取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二氧化碳气体,请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选用上图的_____,收集装置选用上图的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