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2.单选题- (共4题)
3.
过氧化氢(H2O2)具有广泛用途,医疗上可用于清理伤口,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等.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过氧化氢是纯净物
B. 过氧化氢的微观模型可表示为
C. 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D. 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A. 过氧化氢是纯净物
B. 过氧化氢的微观模型可表示为

C. 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D. 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
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
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 |
C.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惰性气体” |
5.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溶剂的1/2 |
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 |
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
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 |
3.填空题- (共3题)
6.
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B表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 周期.
(2)A、B、C、D中表示原子的是 ,表示阳离子的是 .
(3)D中x= .
(4)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中子数 .
(5)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B表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 周期.
(2)A、B、C、D中表示原子的是 ,表示阳离子的是 .
(3)D中x= .
(4)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中子数 .
(5)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是化学实验中的常见仪器及装置.

(1)写出如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采用图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氧气时 开始收集.实验结束后应先 后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3)利用图2装置制取氧气时,从长颈漏斗加入的药品是 ,化学方程式是 .小明同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 ,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 (正或倒)放在桌上.
(4)某同学在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到发红后,伸进一瓶氧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方法是 ;化学方程式为 .
(5)实验小组用如图3的装置进行实验.

(1)写出如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采用图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氧气时 开始收集.实验结束后应先 后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3)利用图2装置制取氧气时,从长颈漏斗加入的药品是 ,化学方程式是 .小明同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 ,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 (正或倒)放在桌上.
(4)某同学在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到发红后,伸进一瓶氧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方法是 ;化学方程式为 .
(5)实验小组用如图3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简答 |
第一步:称取3g氯酸钾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装置①的试管中,点燃酒精灯. | 装置①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达式: |
第二步:加热试管一段时间后,用橡皮管连接a、b. | 要先对试管进行 ,再集中加热. |
第三步:当装置②中水面不再下降,断开a、b,移去酒精灯,将装置②中的集气瓶密封,并贴上标签. | 无 |
第四步:读取量筒里水的体积数并记录. | 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液体凹液面的 最 保持水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