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和衷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153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8

1.简答题(共1题)

1.
下面某同学探究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将细铁丝绕城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并在螺旋状细铁丝的末端系上一根火柴的目的是_____。集气瓶内事先装水或沙子,目的是_____。
(2)证明铁丝燃烧时化学变化的现象是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4)实验失败的原因有哪些?_____

2.单选题(共20题)

2.
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方法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
3.
研究分子论学说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B.道尔顿C.瑞利D.阿伏伽德罗
4.
下列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CuOB.NC.NaD.H
5.
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氧化物分类正确的是(  )
A.空气、氢氧化钙、水、水银
B.空气、胆矾、硫磺、水
C.空气、石灰石、氢气、干冰
D.空气、矿泉水、红磷、氯酸钾
6.
下列选项中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
A.18 克水B.6.02×1023个 CO 分子
C.0.1molCuSO4D.88 克 CO2
7.
在 CH4、C2H4、C3H8这三种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C2H4、C3H8、CH4B.C3H8、C2H4、CH4
C.C3H8、CH4、C2H4D.CH4、C3H8、C2H4
8.
下列物质中不含有氧分子的是(  )
A.河水B.SO2C.空气D.O2
9.
通过化学式“H2O2”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①表示过氧化氢(双氧水)这种物质②表示 1 个过氧化氢分子
③知道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④知道过氧化氢相对分子质量为 34
⑤表示过氧化氢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⑥知道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6
⑦表示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 1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构成
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③④⑥⑦C.①②③④⑤⑦D.①②③④⑦
10.
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C.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11.
某物质经分析后知道,其中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
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化合物
12.
在H2、H2O、H2SO4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
A.两个氢原子B.一个氢分子C.氢元素D.氢气
13.
ClO2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1C.+2D.+4
14.
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空洞是当今三大环境问题,其中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  )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氧气
15.
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且不引入其他气体,加入的可燃物最好是(  )
A.红磷B.木炭C.铁D.硫粉
16.
下列物质中,既有游离态的氧元素,又有化合态的氧元素的是(  )
A.氧气B.空气C.氢氧化钙D.水
17.
以下叙述浓盐酸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液体B.有强烈挥发性
C.有刺激性气味D.能使石蕊试剂变红
18.
某同学从量筒中取用一定量的液体,开始时仰视读数得38毫升,取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得18 毫升,则他实际取出液体的体积是(  )
A.大于 20 毫升B.等于 20 毫升
C.小于 20 毫升D.无法确定
19.
加热50mL液体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石棉网;⑥铁架台.(  )
A.②③④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③⑤⑥
20.
组装一套比较复杂的化学实验装置,一般应遵循的次序是(  )
A.自下而上,再从左到右B.自上而下,再从左到右
C.从右到左,再自上而下D.自下而上,再从右到左
21.
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A.蒸发皿B.试管C.烧杯D.坩埚

3.选择题(共2题)

22.

如图所示,在A处或B处的虚框内添加一个滑轮,利用三个滑轮组成滑轮组,要求使用时最省力.添加滑轮并完成滑轮组绕法.

23.

如图所示,在A处或B处的虚框内添加一个滑轮,利用三个滑轮组成滑轮组,要求使用时最省力.添加滑轮并完成滑轮组绕法.

4.填空题(共12题)

24.
在表内填入:
实验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简答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_____
二氧化锰作用:_____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_____
现象:_____
生石灰加水
_____
生成物使无色酚酞变_____色
镁带燃烧
_____
现象:_____
 
25.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一瓶无色气体,请你推测该气体除颜色、状态以外的其他物理性质:_____.(至少写一种)
26.
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名称
碳酸钠
_____
氢氧化铜
_____
硝酸
_____
水银
化学式
_____
FeCl2
_____
He
_____
N2O
_____
 
27.
CaCO3的摩尔质量是_____,1molCaCO3中含有_____个氧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2molCuSO4•5H2O 质量为_____克,其中含有_____mol 氧原子。
28.
用化学符号或含义填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元素_____2 个氮原子_____   2CO2_____  铵根_____2 个氯分子_____   3 个硫酸分子_____   CO3 _____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_____
29.
已知下列物质,①石灰水  ②铁水  ③氧化镁  ④洁净的空气  ⑤水银  ⑥干冰  ⑦盐酸  ⑧氧气和臭氧,其中属于:(用编号填空)混合物的是_____;纯净物的是_____;单质的是_____;化合物的是_____。
30.
维生素 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 C 有防癌作用。维生素 C 由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有_____个原子,碳、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维生素 C 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31.
某物质的化学式是H2ROn,则R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该H2ROn的式量为98,则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32.
在上海市每天发布空气质量报告中,监测的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
33.
_____色的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_____色。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色火焰,且生成无色_____气味的气体。在实验时,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_____,其目的为_____,硫在空气中和纯氧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
34.
现有下列实验仪器,如图所示:

(1)做粗盐提纯实验时,需定量取用药品的仪器是_____(填编号)
(2)用所给仪器组成过滤装置时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填名称)。
35.
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_____,先倾倒后用_____,而且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

5.实验题(共2题)

36.
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

(1)写出编号①、②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若要制得较干燥的氧气,可选用的制取装置_____(填序号,下同);实验室用块状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就有硫化氢气体产生,硫化氢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备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
(3)由此我们得到启示: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_____和_____;选择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_____和_____。
37.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图示装置制取氧气,然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氧气的性质.请回答:

(1)写出编号为①和②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图中B装置内盛有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蒸气会变蓝,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白)+5H2O→CuSO4•5H2O(蓝)请预测本实验过程中,无水硫酸铜是否会变蓝?_____(填“是”或“否”)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a:图中仪器①伸入仪器②中的位置是否正确?_____(填“是”或“否”).
b:又该如何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呢?(写出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
(5)他们用该装置收集满两瓶氧气,并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伸入,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①_____
②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4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