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下面某同学探究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将细铁丝绕城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并在螺旋状细铁丝的末端系上一根火柴的目的是_____。集气瓶内事先装水或沙子,目的是_____。
(2)证明铁丝燃烧时化学变化的现象是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4)实验失败的原因有哪些?_____
(1)实验时将细铁丝绕城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并在螺旋状细铁丝的末端系上一根火柴的目的是_____。集气瓶内事先装水或沙子,目的是_____。
(2)证明铁丝燃烧时化学变化的现象是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4)实验失败的原因有哪些?_____

2.单选题- (共20题)
7.
在 CH4、C2H4、C3H8这三种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C2H4、C3H8、CH4 | B.C3H8、C2H4、CH4 |
C.C3H8、CH4、C2H4 | D.CH4、C3H8、C2H4 |
9.
通过化学式“H2O2”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①表示过氧化氢(双氧水)这种物质②表示 1 个过氧化氢分子
③知道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④知道过氧化氢相对分子质量为 34
⑤表示过氧化氢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⑥知道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6
⑦表示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 1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构成
①表示过氧化氢(双氧水)这种物质②表示 1 个过氧化氢分子
③知道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④知道过氧化氢相对分子质量为 34
⑤表示过氧化氢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⑥知道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6
⑦表示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 1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构成
A.①②③④⑥ | B.①②③④⑥⑦ | C.①②③④⑤⑦ | D.①②③④⑦ |
10.
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 B.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
C.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
18.
某同学从量筒中取用一定量的液体,开始时仰视读数得38毫升,取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得18 毫升,则他实际取出液体的体积是( )
A.大于 20 毫升 | B.等于 20 毫升 |
C.小于 20 毫升 | D.无法确定 |
3.选择题- (共2题)
4.填空题- (共12题)
24.
在表内填入:
实验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简答 |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 _____ | 二氧化锰作用:_____ |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_____ | 现象:_____ |
生石灰加水 | _____ | 生成物使无色酚酞变_____色 |
镁带燃烧 | _____ | 现象:_____ |
27.
CaCO3的摩尔质量是_____,1molCaCO3中含有_____个氧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2molCuSO4•5H2O 质量为_____克,其中含有_____mol 氧原子。
28.
用化学符号或含义填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元素_____2 个氮原子_____ 2CO2_____ 铵根_____2 个氯分子_____ 3 个硫酸分子_____ CO3 _____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_____
29.
已知下列物质,①石灰水 ②铁水 ③氧化镁 ④洁净的空气 ⑤水银 ⑥干冰 ⑦盐酸 ⑧氧气和臭氧,其中属于:(用编号填空)混合物的是_____;纯净物的是_____;单质的是_____;化合物的是_____。
30.
维生素 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 C 有防癌作用。维生素 C 由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有_____个原子,碳、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维生素 C 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33.
_____色的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_____色。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色火焰,且生成无色_____气味的气体。在实验时,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_____,其目的为_____,硫在空气中和纯氧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
5.实验题- (共2题)
36.
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

(1)写出编号①、②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若要制得较干燥的氧气,可选用的制取装置_____(填序号,下同);实验室用块状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就有硫化氢气体产生,硫化氢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备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
(3)由此我们得到启示: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_____和_____;选择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_____和_____。

(1)写出编号①、②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若要制得较干燥的氧气,可选用的制取装置_____(填序号,下同);实验室用块状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就有硫化氢气体产生,硫化氢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备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
(3)由此我们得到启示: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_____和_____;选择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_____和_____。
37.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图示装置制取氧气,然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氧气的性质.请回答:

(1)写出编号为①和②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图中B装置内盛有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蒸气会变蓝,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白)+5H2O→CuSO4•5H2O(蓝)请预测本实验过程中,无水硫酸铜是否会变蓝?_____(填“是”或“否”)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a:图中仪器①伸入仪器②中的位置是否正确?_____(填“是”或“否”).
b:又该如何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呢?(写出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
(5)他们用该装置收集满两瓶氧气,并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伸入,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①_____
②_____.

(1)写出编号为①和②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图中B装置内盛有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蒸气会变蓝,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白)+5H2O→CuSO4•5H2O(蓝)请预测本实验过程中,无水硫酸铜是否会变蓝?_____(填“是”或“否”)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a:图中仪器①伸入仪器②中的位置是否正确?_____(填“是”或“否”).
b:又该如何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呢?(写出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
(5)他们用该装置收集满两瓶氧气,并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伸入,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①_____
②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4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