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152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11/3

1.单选题(共4题)

1.
日常生活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B.石蜡熔化C.食物变质D.酒精挥发
2.
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用干冰作制冷剂B.用二氧化碳作灭火剂
C.医疗上用氧气抢救病人D.用氢气填充气球
3.
(2015•湖北模拟)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4.
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
A.烧杯B.集气瓶C.试管D.量筒

2.填空题(共2题)

5.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空气中含量第二的气体
(2)钙元素
(3)二氧化硫
(4)干冰是由 元素组成
6.
(8分)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和小强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
小华: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燃烧匙中药品为红磷);
小强:如图2,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强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2)待红磷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 。(写2点)
(3)用小强设计完成实验时: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若不夹弹簧夹,加热白磷,反应开始时,注射器活塞向 (填“左”或“右”)移动,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活塞移动至_______mL处停止。
(4)图2的设计操作与图1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
(5)若按小强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_____。

3.实验题(共1题)

7.
(12分)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作为原料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序号),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装置中有一处需进行改进,所作改进是    
(3)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若装置B中反应太剧烈,为使反应变缓,可采用的措施是将B装置中的仪器①换成另一种仪器,则它的名称是  
(4)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装置(填序号),若使用装置H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 (填“e”或“f”)管口通入。
(5)实验室采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时制取二氧化碳,则发生装置应选择 ,若用F装置(装满水)来收集并测定所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则气体应从 (填“b”或“c”)管口通入,将水排入G装置,结果发现所测体积偏小,原因是 ,请提出改进措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