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151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11/26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氯酸钾
580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l:1)
370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实验______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1)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__________不变;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你再探究 (探究一种因素即可)____。

2.单选题(共10题)

2.
在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里,不仅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物质,而且物质还在不断地变化着。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B.石蜡熔化C.瓷碗破碎D.酒精挥发
3.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主要操作:a、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b、熄灭酒精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连接仪器 e、装药 f、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g、撤出导气管.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cdaebfgB.dceafgbC.adcefgbD.dceafbg
4.
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食物变质B.动植物呼吸C.钢铁生锈D.轮胎爆炸
5.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6.
下列有关稀有气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C.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都是没有任何用途的气体
7.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
8.
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B.瓶中液面上升明显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D.注射器内有液体
9.
小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来说,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假设    B.设计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10.
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A.大于6mLB.小于6mLC.等于6mLD.以上都不对
11.
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铁圈) ⑧坩埚钳
A.①③④B.②④⑦C.②④⑥⑦D.④⑤⑧

3.选择题(共1题)

12.下列对传递情感正能量的理解正确的有(    )

4.填空题(共3题)

13.
(共9分)将下列序号填在合适的地方:①银的导电性良好,②蜡烛融化,③水是无色液体,④铁铸成铁锅,⑤稀有气体具有稳定性,⑥汽油挥发,⑦一氧化碳有毒,⑧食盐溶解,⑨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⑩铁生锈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将标号填写在空白处:
(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
(3)属于实验现象的是
14.
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氮气;③五氧化二磷;④二氧化硫;⑤二氧化碳;⑥食盐水;⑦氖气.请用这些物质的数字代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2)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是    
(3)属于混合物的是    
(4)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5)常温下是固体的是    
15.
(19分)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如需随时控制反应速率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收集装置选用   ,能用此收集方法的原因是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字母);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是 ,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
(4)如用G装置收集氧气,开始收集的最佳时刻是 ,实验结束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可能的原因是
(5)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用  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    装置。
(6)为了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可用右图装置,氧气从______________端进入(填序号), 量筒的作用是_____   ____ __。装置内的空气对测量结果_________(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5.实验题(共1题)

16.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和小强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

小华: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燃烧匙中药品为红磷)
小强:(如图2)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
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2点)
(3)如将燃烧匙中红磷换成硫粉,实验能否成功?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小强设计完成实验时: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若不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
(5)图2的设计操作与图1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按小强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