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A.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闷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
B.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
C.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语言贫乏,让人感觉不知所云,莫衷一是。 |
D.老师告诉我们:要讲究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连贯,了解大意。 |
2.字词书写- (共1题)
⑴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qí qū(_______)险路。
⑵在这些时候,我可以fù hè(________)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
⑶设计者和匠师们yīn dì zhì yí(_________),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⑷“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ɡēn shēn dì ɡù(________)。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捕蛇者说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二十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岁赋其二 __________
(2)几死者数矣 __________
(3)弛然而卧 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1)君将哀而生之乎?
(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小题3】对蒋氏的自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蒋氏及其乡邻的悲惨生活。 |
B.说明捕蛇给蒋氏三代人带来的好处。 |
C.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 |
D.通过对比反衬揭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社会现实。 |
4.现代文阅读- (共3题)
《稗子不会躲开》
⑴每年端阳一过,母亲就会下田扯稗子。
⑵稗子这东西,是个假聪明。开始时混在稻秧里,偷偷争水争肥。母亲天天从田边走过,也没发现它。但过了端阳,它就憋不住了,使劲蹿个,冒出头来。要是它能再憋上一段时间,说不定母亲就去干其他事情,把它忘了。等她干完事情回来,它已经扎稳了根。再去扯,会一扯一个大坑,连旁边的稻秧也跟着扯起来。那时母亲也许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它长下去。可惜,它就是憋不住。
⑶那段时间,阳光和雨水交替频繁。母亲没扯几根稗子,天就下雨了。她披上一张白油布,继续扯。雨滴砸在秧叶和稗叶上,溅起一层水雾,好像要把稗子藏起来。母亲摸着稗子,从秆一直摸到根。然后分开五指,像个筢子,往上一捞,稗子就被扯掉了。扯了七八根,拴成一把,丢在田坎上。一块田,能有十多把。母亲将它们装进背篼,背回家去。
⑷也可能烈日当头。母亲分开稻身,汗珠滴进水田里,叮当有声。水田光亮如玻璃,能照见她的皱纹。母亲常说:我老了。是的,她就是在那些稻谷和稗子中间变老的。
⑸我家有三四亩田,母亲要忙两三天,扯完稗子,她会生一场病。小腿病,牙齿痛,头也痛。这几样病,每年都在那几天等着她。她一次也没躲过。哎,吃了那么多次亏,她也不吸取点教训,想个办法躲一躲。
⑹我心痛她,给她打电话。别扯了,让它长算了,我说。少收几斤稻谷算个啥嘛,我还说。进城多年,我早已习惯不把稻谷和稗子当回事。母亲答应了。可放下电话,又下到田里。弄得我在电话这头干着急。
⑺我向妹妹求援。她住在县城,跟母亲只隔十几里路。她带母亲逛街,上超市。吃不吃榴莲?妹妹逗母亲。母亲点头。比屎还臭,还吃不吃?吓得母亲赶紧跑开了。这是美国苹果。母亲睁大眼睛,睁得和找稗子时一样大。那是肥牛肉。肥在那里呢,她问妹妹,咋一点看不出来?又带去挑选花衣。老都老了,别挑花了眼,妹妹提醒她。
⑻挑花了眼才好呢。眼花了,就看不到稗子了。第二天早上,她收拾好新买的花衣。回去扯稗子了,她说。头也不回地走了。
⑼每年的情形,大致都是这样。多年下来,母亲的花衣装满了一柜子,但她还是把稗子看得清清楚楚。
⑽我和妹妹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⑾有几个暑假,我回去看母亲。那时稻谷和稗子快熟了。机耕道两边,一眼望去,高的是稗子,矮的是稻谷。我扯起一根稗子,量一下,它比我还高。稗穗沉甸甸的,有半尽长。看得出来,它长得不错。大多数田里,稗子都长得不错。田的主人,像我一样进了城,没时间扯掉它们。爱咋长咋长,能收多少收多少,他们大多这样想。对于那些长得热热闹闹的稗子,他们已经没有多大兴趣。
⑿我家田里的稗子,在樯里算最少的。那是母亲用一场病换来的。扯掉稗子,今年又增产了,母 亲笑着对我说。她脸黑,不笑还好,笑起来更见苍老。但母亲是真的高粉,为那些即将成熟的稻谷,也为那些被扯掉的稗子。可我实在高兴不起来。因为我的欢乐,早让城市带走了。我让母亲, 在她的城里儿子面前,显得好孤单。
⒀有一天吃中午饭时,我问,年年,还是很多吗?多,不扯不行,母亲回答。看来,她这一辈子,算是和稗子耗上了。一个生命,一个送命,像对仇人似的。其实,母亲和稗子是完全可以不这样的。母亲不扯稗子,起码可以少生病,多活几年。至于稗子,随便找个地方,都比长在家田里强。如果这样,那多好。
⒁吃过饭,母亲去沟里洗最后一次扯回来的稗子。洗得干干净净。稗子一身绿,比长在田里还水灵。嫩一点的,母亲细细切碎,拌上米糠,捧给猪吃。但两头大白猪吃惯了父亲煮的稀饭,只吃了两口。母亲又捧给鸡,鸡也不吃。母亲只好把它倒进粪堆。过了一二十天,种秋豆要肥,她拿木棍扒开一看,稗子还是绿的,还是稗子的样子。不得已,她又把粪堆封好,打算再过两三个月,拿来种冬麦。
⒂老一些的,母亲扔在院坝里。晒几天,稗子轻飘飘的,能飞起来。有一天,我在灶上做菜,母亲帮忙烧火。她塞了一大把稗子在灶膛 里。稗子不易燃,弄得满屋是烟。我躲了出去。过一阵转来,稗子燃了起来,慢慢化为灰烬。母亲让烟熏出了泪,坐在灶下揉眼睛。她像是为了某种特别重要的东西,她和稗子始终在较劲。她没输,它也没赢。到底是啥东西呢?我也不清楚。但肯定不只是那几斤多收的稻谷,也不只是那几根多长的稗子。
⒃今年,母亲满七十岁。她也许是村里最后一个扯稗子的人。但她还会扯下去。稗子也会长下去。
⒄吃了稗子几十年亏的她,不会躲开。
⒅吃了她几十年的稗子,也不会躲开。
⒆倒是我们这些人,好像吃了多大亏似的,躲得远远的,给自己母亲留下一个空荡荡的家,给稗子留下一个空荡荡的村庄。
【小题1】文中第(2)自然段划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稗子?其作用是什么?
【小题2】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题3】文章题目为“稗子不会躲开”,文章却花很多笔墨写母亲,矛盾吗?为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小题4】请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能致柯察金于死地。他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只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才能起床下地。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他,拖着绵软的双驮痪起身来,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在母亲的搀扶下,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雪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气了。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他一眼。“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他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母亲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小题1】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来自前苏联的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划线句子的加点字“熬”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心理?
【小题3】请按下面的格式,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主人公。要求结合名著中的其它情节,最少使用一个成语。
例: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从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小题4】人们提出“在新时代,要做保尔还是比尔”的新命题,我们生活在这时代,可以从他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未来网络用灯光
①未来,网络或许是这样:只要有灯光的地方,你就可以上网,甚至能看高清视频。这就是Lifi——一种利用可见光来传输我们需要的信息和数据的技术,又被称为可见光通信(VLC)。
②Lifi拥有很多特有的优点:兼具照明、通信和控制功能——具有能耗低、购置设备少等优势;无电磁污染——适用于飞机、医院、工业控制等射频敏感领域;绿色环保、方便快捷——无须无线电频率许可,无须开挖管道的市政许可,便携性强,便于维护,适合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应用;适合水下通信——基于蓝绿光LED灯的半导体照明技术可用于水下高带宽通信;具有更大的带宽潜力——未来能够达到每秒几百兆甚至更高的接入速度。Lifi作为一种照明和通信结合的新型模式可以有效推动下一代照明和接入网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已成为国内外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
③回顾Lifi的发展历程,早在2000年,日本研究者就提出并仿真了利用LED照明灯作为通信基站进行信息无线传输的室内通信系统。近年来,美国关于VLC技术也开展了许多项目,例如2008年10月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VLC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13年10月11日,英国交付了第一台Lifi技术的产品。在这一个领域,中国并没有落后。几乎就在英国做出产品的同一时期,我们团队也研发出了样机,演示了高清视频流传输。就传输速率而言,我们团队在2013年就研发出了3.75Gb/s的离线数据传输速率,这个速率发布时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3.4Gb/s。
④目前,限制Lifi系统传输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白光LED有限的调制带宽。另外,从产业发展而言,已有的Wifi、3G等技术都有着相应的成熟的集成芯片,但可见光通信没有任何专业芯片。 虽然Lifi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要像Wifi那样走进千家万户,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一新兴领域已经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⑤发展LED可见光通信技术,不仅为LED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剂强心剂,还可望拉动上下游整个产业链。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有关Lifi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兼具照明、通信和控制功能——具有能耗低、购置设备少等优势。 |
B.因为没有电磁污染,所以适用于飞机、医院、工业控制等射频敏感领域。 |
C.只要获得无线电频率许可,就可以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应用。 |
D.具有更大的带宽潜力,因此未来能够达到每秒几百兆甚至更高的接入速度。 |
A.未来,人们利用Lifi或许能够实现只要有灯光的地方就可以上网,甚至能看高清视频的梦想。 |
B.Lifi可以有效推动下一代照明和接入网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已成为欧美国家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 |
C.近年来,美国关于VLC技术开展了许多项目,例如在2013年10月11日交付了第一台Lifi技术的产品。 |
D.虽然Lifi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但它已经取代Wifi走进千家万户,并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
5.课外阅读- (共1题)
(四)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
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节选自《清朝艺苑》)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手不释书/即书诗四句
B.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烨然若神人
C. 必无所疑乃已/惧其不已也
D. 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孙权据有江东
【小题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小题3】根据选文,概括亭林先生“所诣渊涵博大”的原因。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据悉,杭州北山街保俶路口的圣塘景区,靠近西湖边有一块石碑,石碑上刻有杭州西湖这四个红字。它算得上是西湖边的网红石碑了,很多游客都爱和它合影留念。
10月1日早上,西湖景区湖滨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巡查时发现石碑的左上角,多了几个红色字。字体很弯扭,大致可以看出是“平文涛、无砂之禅”七个字。
9点半左右湖滨管理处监察分队巡查到石碑附近,发现情况之后马上通知保洁人员过来,用清洁剂进行了清洗。这七个红字看上去像是用红色的油性笔写上去的。十点多的时候,工作人员就把石碑清洗干净了。而平文涛的所作所为——欠西湖一个道歉。
(1)简要概括新闻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
(2)平文涛的这种行为,你怎么看?出门旅游应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课外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