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经实验探究,生成氧气的质量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1/10.
(1)现有高锰酸钾6.8g,大约能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 ?
(2)这些氧气若装在容积为125mL的集气瓶中,需要_____个集气瓶?(氧气在该条件下的密度为1.43g/L)
(1)现有高锰酸钾6.8g,大约能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 ?
(2)这些氧气若装在容积为125mL的集气瓶中,需要_____个集气瓶?(氧气在该条件下的密度为1.43g/L)
2.单选题- (共13题)
3.
2015年10月,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她发现的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的死亡率。下列关于青蒿素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常温下无色 | B.针状固体 | C.能溶于酒精 | D.60℃以上易分解 |
4.
2016年12月,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升空,使我国在大气二氧化碳监测方面跻身国际前列。下列发射步骤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加注燃料 | B.火箭点火起飞 | C.卫星与火箭分离 | D.进入预定轨道 |
8.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 验 设 计 | ![]() | ![]() | ![]() | ![]() |
实验目的 | 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 探究石蜡燃烧后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A.A | B.B | C.C | D.D |
9.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红磷:产生大量白雾 |
B.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C.木炭:发出白光,生成的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
D.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12.
某同学要加热3mL食盐水,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①点燃酒精灯;②加热;③用试管夹夹持试管;④向试管中加入3mL食盐水;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
①点燃酒精灯;②加热;③用试管夹夹持试管;④向试管中加入3mL食盐水;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
A.④⑤③①② | B.①④③②⑤ | C.④③⑤①② | D.①③④②⑤ |
13.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3.多选题- (共1题)
15.
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相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B.该反应中共有4种分子 |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 D.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
4.填空题- (共4题)
16.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反应;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
(3)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_____,_____反应。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反应;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
(3)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_____,_____反应。
17.
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之一,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小明同学查阅到的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资料如下:
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
以上叙述中:_____是物理性质;_____是化学性质;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是现象;_____是用途。
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
以上叙述中:_____是物理性质;_____是化学性质;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是现象;_____是用途。
19.
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将序号填入空格内.
(1)占空气总体积0.03%的气体是_____;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
(3)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又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_____;
(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_____;
(1)占空气总体积0.03%的气体是_____;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
(3)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又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_____;
(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_____;
5.实验题- (共3题)
20.
如下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提示:酚酞遇氨水变红色)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

(1)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这说明了_____;
(3)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_____具有挥发性。


(1)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这说明了_____;
(3)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_____具有挥发性。
21.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或符号表达式)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以选用_____收集。
(3)制取氧气前,必需先检查_____,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正放在桌上。
(4)当用F收集氧气时,氧气应该从_____管进入瓶中。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或符号表达式)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以选用_____收集。
(3)制取氧气前,必需先检查_____,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正放在桌上。
(4)当用F收集氧气时,氧气应该从_____管进入瓶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3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