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147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3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自制装置进行“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
(提出假设)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吸入气体

(进行实验)
实验 1
步骤
操作
现象

在饮料瓶中装水至没过长吸管底端,对着短吸管缓慢吹气
水从长吸管端快速流出

将饮料瓶中装满水,对着短管吹气,用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将燃着的木条快速伸入饮料瓶中
 
饮料瓶中木条熄灭

将水倒掉,向饮料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至没过长吸管底,从短吸管端吸气 30 秒,观察石灰水的变化;再从长吸管端吹气 30 秒,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1)步骤①说明,自制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填“良好”或“不良”)。
(2)解释步骤①中出现相应实验现象的原因:______。
(3)步骤②中的现象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原因是______。
(4)若假设成立,步骤③中,预期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实验2
实验1中有同学发现,吹气一段时间后发现,浑浊的石灰水重新变得澄清。他用上述装置加入与实验1等体积的石灰水,做下列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实验编号
石灰水浓度
持续吹气时间
瓶底现象
2﹣1
0.16%
30 秒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2
0.16%
2 分钟
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得澄清
2﹣3
0.08%
30 秒
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得澄清
2﹣4
0.08%
2 分钟
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得澄清
 
(反思与评价)
(5)能说明石灰水重新变澄清与石灰水浓度有关的实验是______(填实验编号)。
(6)实验Ⅰ中,吹气时间均为 30 秒,有同学观察到石灰水变澄清,而有的学生未观察到,产生现象差异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2.单选题(共3题)

2.
下图做法中,没有利用过滤原理的是
A.晾衣服B.装纱窗
C.捞饺子D.沥茶水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加热液体
C.点燃酒精灯D.取用固体粉末
4.
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石蜡的密度B.石蜡的可燃性C.石蜡的溶解性D.石蜡的硬度

3.填空题(共2题)

5.
对着干燥的眼镜片哈气,看到镜片变模糊,能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_________,   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6.
生活中用蜡烛应急照明,或者营造气氛。

(1)蜡烛点燃后长度变短,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2)香熏蜡烛一般用玻璃容器盛装,含有香料,燃烧时可闻到香味。香薰蜡烛可燃烧长达10小时,比普通蜡烛长得多。下列关于香薰蜡烛的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点燃蜡烛后香料逐渐挥发,其分子间隔变大且不断运动
B玻璃容器可以留住熔化的蜡液,延长燃烧时间,避免浪费
C蜡烛燃烧时,参加化学反应的只有石蜡一种物质

4.实验题(共1题)

7.
用如图所示实验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

(1)实验1中,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2中,能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的现象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3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