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简阳市简城学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146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8

1.简答题(共2题)

1.
按要求填空:
(1)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铁丝的一端系火材梗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放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的颜色是________,集气瓶中放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2.
人类为探索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请阅读下列信息:数十亿年来,地球上的物质不断地变化。大气的成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表是原始大气和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
空气的成分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及惰性气体等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
甲烷(CH4)、氨气(NH3)、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碳等
 
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原始大气是指绿色植物出现以前的大气。假设把现代的人或其他的动植物放在原始大气中,你认为他们不能生存下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你能时空穿越,收集一瓶原始大气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你所收集的原始大气与目前空气中CO2含量的高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始大气中的甲烷是现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它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上述属于甲烷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甲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3.
有A、B、C、D 四种物质,A是无色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为红色固体,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能在A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某银白色金属在A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据此完成下列空白:
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_、D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下图所示)学习后,思考能否用其它可燃物代替红磷进行实验。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能用哪些可燃物代替红磷?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镁在空气中燃烧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可以用铁丝代替
乙同学:可以用木炭代替
丙同学:可以用镁条代替
(探究与反思)
(1)丁同学根据自己所学化学知识,直接否定了甲同学的想法,请你说出他的理由:_______。
(2)乙同学利用木炭代替红磷做了这一实验,但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值远小于实际值,若他实验操作都没有问题,请你帮他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知道原因以后,乙查阅了上述资料,在不改变可燃物木炭的情况下对实验进行了调整,准确测出了氧气含量,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3)丙同学用镁条作可燃物测出空气中氧气含量为72%(实验操作无误),丁同学认为氮气一定参与了反应,请说出丁同学的依据_____________,
通过查阅上述资料证实了他的说法,请写出镁与氮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
(4)老师提出白磷与红磷的化学性质类似,可以用白磷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并用右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

a.白磷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
b.右图装置中利用了粗铜丝的________性,此装置相比于教材中实验装置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c.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组装好如右图所示装置,使两侧玻璃管中液面相平,然后将右侧玻璃管抬高,下列现象能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
A.两侧玻璃管中液面仍相平
B.两侧玻璃管中右侧液面高
C.两侧玻璃管中左侧液面高
d.若装置气密性良好,该实验测得氧气含量仍小于实际值,其原因可能有(两点):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上述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中可燃物的选择要满足: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13题)

5.
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B.研究物质的性质
C.培育新品种提高粮食产量D.研究白天黑夜产生的原因
6.
“人间仙境,醉美成都”。下列与成都特色有关的变化的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龙泉水果榨汁B.简阳羊肉做汤C.青城山摩崖石刻D.兴隆湖碧波荡漾
7.
下列反应中既为化合反应又为氧化反应的是(    )
A.水氢气+氧气B.镁+氧气氧化镁
C.水+二氧化碳→碳酸D.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8.
小强同学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误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加入了。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快速产生氧气B.产生氧气的质量增加了
C.高锰酸钾起了催化作用D.催化剂还是二氧化锰
9.
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其中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
A.伸入燃烧的木条B.测定气体的密度
C.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D.闻气味
10.
下列物质中不是大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C.可吸入颗粒D.二氧化碳
11.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12.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用金刚石加工成钻石,是因为它常温下具有“很稳定且光泽性好,璀璨夺目”的性质。请记住: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叙述中,用途与性质不相关的是(    )
序号
物质
性质
用途
A
酒精
可燃性
做燃料
B
氮气
化学性质稳定
充入食品袋中以防腐
C
氧气
助燃性
炼钢
D
稀有气体
化学性质稳定
作电光源
 
A.AB.BC.CD.D
13.
生活中应用缓慢氧化的实例很多,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酒和醋的酿造B.酒精燃烧
C.农家肥料的腐熟D.人在长跑时呼吸
14.
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试管炸裂﹣﹣试管内壁有水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可能是石灰水变质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不成功﹣﹣装置漏气
D.用托盘天平称取9.2g食盐,质量总是不准确﹣﹣砝码与食盐位置放反了
15.
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肯定大于6毫升B.肯定小于6毫升
C.肯定等于 6毫升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毫升
16.
下列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B.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
C.蜡烛被吹灭有白烟,说明蜡烛燃烧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
D.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17.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B.
C.D.

5.填空题(共2题)

18.
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氮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⑤食盐水;⑥一氧化碳;⑦澄清的石灰水;⑧二氧化氮。请用数字编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2)属于有害气体的是____________
(3)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   (4)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
(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19.
选择下列仪器,填写仪器的名称。

①收集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量取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间接加热时应垫_________________;④做硫粉燃烧实验用__________________;
⑤能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⑥能间接加热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20.
某学习小组完成“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进行了研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加热试管②组装仪器③停止加热④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⑤收集气体⑥装药品并固定试管⑦检查装置气密性
(3)若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且试管口还应____________,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若选用E装置收集,开始收集氧气的最适宜时刻是_____________。若用F装置代替E,气体从_____端通入;若将F装置中的水换作空气,收集氧气时气体从________端通入。
(4)如果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宜选用的装置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相比于高锰酸钾、氯酸钾制氧气的优点是 ___________;若将B装置中的①换为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常用的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其溶液是呈碱性,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