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下实验操作中,对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点燃镁条产生耀眼的红光 |
B.向装有无色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
C.向装有锌粒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 |
D.向装有蓝色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
2.填空题- (共4题)
7.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变化的一门自然学科,物质从宏观上由元素组成;微观上是由________,________等粒子构成.一滴水约由
个水分子构成,可见分子个体非常小.即使微小,分子还是可以再分.水分子由________原子和________原子构成.

8.
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设:A 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 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 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因为___。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因为___。
9.
掌握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请从下列常见仪器示意图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________.
大量试剂的反应仪器________.
请从下列常见仪器示意图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10.
如图所示,三个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请根据要求作简要回答.

图甲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
图乙的错误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
图丙的错误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




3.实验题- (共1题)
11.
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定性研究:
甲同学取一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内壁涂有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酒精灯燃烧产生________
,说明酒精灯燃烧是________.(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定量研究:
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表.
由如表得出结论:________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结合定量研究结论,如图
的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拓展延伸:
某同学在用酒精灯给试管内固体加热的过程中,发现试管破裂
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①________②________.

甲同学取一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内壁涂有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火焰层 | 平均温度![]() | |
乙 | 丙 | |
焰心 | ![]() | ![]() |
外焰 | ![]() | ![]() |
内焰 | ![]() | ![]() |



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表.





某同学在用酒精灯给试管内固体加热的过程中,发现试管破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