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开发氢能源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工业上可用煅烧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产生的二氧化硫通过下列工艺过程制取氢气.

(1)上述流程的化合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一种化学式即可),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填一种化学式即可)。
(2)反应器中H2O、SO2和I2反应生成H2SO4和HI,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
(3)膜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1)上述流程的化合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一种化学式即可),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填一种化学式即可)。
(2)反应器中H2O、SO2和I2反应生成H2SO4和HI,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
(3)膜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综合题- (共1题)
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铁还有含铁的一些物质产生了兴趣,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探究一):铁丝燃烧是否需要纯氧
(实验内容):取长短相同直径均为0.38mm的铁丝,分别在O2含量不同的情况下实验。
(实验现象)
(1)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最好用____法收集,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
(2)若用如图1装置收集一瓶(150mL)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的气体,方法是:在15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则停止通入氧气时量筒内水的体积约为_______(提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 )。

(结论):就0.38mm铁丝而言,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为大于55%,且氧气浓度越大,燃烧现象越__________。(填“剧烈”或“不剧烈”);
(探究二):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原因
(查阅资料)
①日常生活中的钢铁制品都含有少量碳杂质。
②含碳细铁丝燃烧时,其中的炭粒生成的CO2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现象。
(实验内容)取长短相同、直径均为0.20mm、含碳量不同的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观察现象
(1)小明按图2实验时,集气瓶中放水的目的是______;
(2)下表是他将几种铁丝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完成下表:
(3)通过以上实验,说明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和________(填元素符号)有关。
(探究三):该化学兴趣小组还对含有铁粉的“暖宝宝”进行探究,并利用发热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查阅资料)
“暖宝宝”中含有铁粉、活性炭、水、氯化钠等物质。遇空气发生反应的表达式是: Fe+O2+H2O→Fe(OH)2,该过程放热。

(实验回顾)
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______减小,量筒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可以根据量筒中测出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
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 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1)
图2是铁在空气中反应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在氧气中反应的速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该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表达与交流)
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髙的原因是_________;
(反思评价)该改进装置存在不足会影响实验结果,原因是________。
(实验改进2)
丁同学设想用图1装置,换用“暖宝宝”中的物质代替红磷将其燃烧,进行氧气含量的测定,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知识拓展)
已知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
(探究一):铁丝燃烧是否需要纯氧
(实验内容):取长短相同直径均为0.38mm的铁丝,分别在O2含量不同的情况下实验。
(实验现象)
O2% | 90% | 70% | 60% | 55% |
实验现象 | 燃烧剧烈,燃烧时间长,效果好 | 燃烧比90%弱,燃烧时间短,实验成功 | 燃烧比70%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 | 难以燃烧,只是发红 |
(1)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最好用____法收集,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
(2)若用如图1装置收集一瓶(150mL)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的气体,方法是:在15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则停止通入氧气时量筒内水的体积约为_______(提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 )。

(结论):就0.38mm铁丝而言,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为大于55%,且氧气浓度越大,燃烧现象越__________。(填“剧烈”或“不剧烈”);
(探究二):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原因
(查阅资料)
①日常生活中的钢铁制品都含有少量碳杂质。
②含碳细铁丝燃烧时,其中的炭粒生成的CO2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现象。
(实验内容)取长短相同、直径均为0.20mm、含碳量不同的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观察现象
(1)小明按图2实验时,集气瓶中放水的目的是______;
(2)下表是他将几种铁丝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完成下表:
物质 | 纯铁丝 | 含碳0.05%的铁丝 | 含碳0.2%的铁丝 | 含碳0.6%的铁丝 |
燃烧时 的现象 | 无火星四射现象,熔断 | 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 | _________ |
(3)通过以上实验,说明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和________(填元素符号)有关。
(探究三):该化学兴趣小组还对含有铁粉的“暖宝宝”进行探究,并利用发热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查阅资料)
“暖宝宝”中含有铁粉、活性炭、水、氯化钠等物质。遇空气发生反应的表达式是: Fe+O2+H2O→Fe(OH)2,该过程放热。

(实验回顾)
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______减小,量筒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可以根据量筒中测出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
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 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1)
图2是铁在空气中反应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在氧气中反应的速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该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表达与交流)
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髙的原因是_________;
(反思评价)该改进装置存在不足会影响实验结果,原因是________。
(实验改进2)
丁同学设想用图1装置,换用“暖宝宝”中的物质代替红磷将其燃烧,进行氧气含量的测定,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知识拓展)
已知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
3.单选题- (共12题)
4.
某化学学习小组提出以下说法: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②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③过滤时,漏斗尖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④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⑤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是8;⑥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
5.
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科技进步,CO2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O2的排放,更重要的是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若能广泛应用,将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 |
B.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
C.该反应生成了2种化合物 |
D.CO2与H2恰好完全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4 |
6.
金属锶用于冶金、电子、化学和蓄电池等工业,是制取各类锶合金的优质原料.锶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锶原子的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 |
B.锶的原子序数为38,属于非金属元素 |
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8 |
D.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Sr2+ |
9.
天宫二号是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舱里常用NiFe2O4做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氮气,已知NiFe2O4中Ni的化合价为+2价,则Fe的化合价为
A.0 | B.+2 | C.+3 | D.+6 |
1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点燃红磷后,产生大量的白雾 |
B.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
C.点燃木炭后产生红色火焰,生成无色气体 |
D.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
12.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推进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试管内液面明显上升 | B.有液体进入注射器内 |
C.左侧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 D.左侧玻璃导管口产生气泡 |
4.选择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1题)
16.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中,人类生产、生活和化学密不可分.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②用于炼钢的气体是是___________;
③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___;④氯化钠中的阳离子是_________.

(2)水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试剂.
①A中水发生了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B中试管2内得到的气体为____________;C中净化水的方法有过滤和__________.
②D中烧杯内加入一定量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产生大量的热,达到白磷燃烧的温度,引起白磷燃烧,写出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②用于炼钢的气体是是___________;
③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___;④氯化钠中的阳离子是_________.

(2)水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试剂.
①A中水发生了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B中试管2内得到的气体为____________;C中净化水的方法有过滤和__________.
②D中烧杯内加入一定量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产生大量的热,达到白磷燃烧的温度,引起白磷燃烧,写出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17.
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J的名称___________:
(2)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必须要增加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H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
(3)某同学用上述(2)中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试管发生了炸裂,请你帮他分析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需要的仪器是______(填字母从A—J中选择),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5)氨气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实验室可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可用______方法收集氨气,如果选用如图装置进行制备并验证氨气的性质,当实验开始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酚酞试液变红,且可以看到燃着的蜡烛熄灭。根据信息你认为:玻璃导管没有伸入酚酞试液中的原因是_______;蜡烛熄灭说明氨气_________(填化学性质,任写一条)。

(1)仪器J的名称___________:
(2)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必须要增加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H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
(3)某同学用上述(2)中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试管发生了炸裂,请你帮他分析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需要的仪器是______(填字母从A—J中选择),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5)氨气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实验室可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可用______方法收集氨气,如果选用如图装置进行制备并验证氨气的性质,当实验开始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酚酞试液变红,且可以看到燃着的蜡烛熄灭。根据信息你认为:玻璃导管没有伸入酚酞试液中的原因是_______;蜡烛熄灭说明氨气_________(填化学性质,任写一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