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参与下面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在一个门窗紧闭且刚上完课的教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与教室外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猜想与假设】小华认为:刚下课的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应该比室外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查阅资料】当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实验探究】
【拓展应用】根据实验探究结果,你认为我们在教室里学习时应注意:____。
【提出问题】在一个门窗紧闭且刚上完课的教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与教室外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猜想与假设】小华认为:刚下课的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应该比室外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查阅资料】当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实验探究】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第一步:____; | | |
第二步:____。 | ____ | ____ |
【拓展应用】根据实验探究结果,你认为我们在教室里学习时应注意:____。
3.单选题- (共15题)
7.
某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 B.实验 | C.观察 | D.得出结论 |
8.
某学生测定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用100 mL量筒量取7.5 mL液体 | B.用温度计测得体温为37.52 ℃ |
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15.6 g | D.用烧杯量取200.0 mL盐酸 |
11.
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继续燃烧,而在呼出的气体瓶内熄灭。由此说明( )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 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小 |
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空气 | 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
14.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量取9.5ml的液体可用100ml的量筒 |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最多为试管容积的1/2 |
C.集气瓶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
D.试管、烧杯、蒸发皿等仪器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 |
4.填空题- (共5题)
18.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化学性质是____;酒精的用途是__。
(2)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____;
(3)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____。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化学性质是____;酒精的用途是__。
(2)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____;
(3)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____。
19.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8 mL水,应选用____mL的量筒。
(2)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应在烧杯的下方垫放___。
(3)将玻璃管插入橡皮管内时,先将玻璃管的一端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1)量取8 mL水,应选用____mL的量筒。
(2)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应在烧杯的下方垫放___。
(3)将玻璃管插入橡皮管内时,先将玻璃管的一端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20.
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面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请用所提供仪器的序号进行填空。

(1)常用于保存液体药品的是____;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是____;需要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____。
(2)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来配制氯化钠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

(1)常用于保存液体药品的是____;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是____;需要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____。
(2)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来配制氯化钠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
21.
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组成的不良后果.
(1)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____.
(2)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
(3)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
(4)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
(5)使用量筒时,俯视读数:______.
(1)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____.
(2)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
(3)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
(4)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
(5)使用量筒时,俯视读数:______.
22.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下列各项中,____(填序号)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
①自顶端起约1 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②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③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凹状;④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 cm;⑤形状为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⑥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⑦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⑧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⑨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凹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⑩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2)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有____。
(4)如图所示,将桌面上两支燃着的且高低不同的蜡烛用一大烧杯罩住,最先熄灭的是____,其原因是____。
(1)下列各项中,____(填序号)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
①自顶端起约1 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②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③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凹状;④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 cm;⑤形状为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⑥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⑦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⑧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⑨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凹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⑩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2)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有____。
(4)如图所示,将桌面上两支燃着的且高低不同的蜡烛用一大烧杯罩住,最先熄灭的是____,其原因是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