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同步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1314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1

1.简答题(共5题)

1.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酒精的用途是________。
2.
观察身边一些生活现象,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1)饼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的原因是什么?
(2)从冰箱中取出啤酒瓶放在桌子上,过一会儿啤酒瓶外壁会出现“水珠”的原因是什么?
3.
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使用酒精灯的哪一部分火焰加热?
(2)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应按怎样的方向夹取?
4.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10mL和20mL的量筒中,哪一个更适合量取8mL稀硫酸________?
(2)熄灭燃烧的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是什么________?
(3)洗涤玻璃仪器时,表示仪器已经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________?
5.
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__________。
(2)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0题)

6.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7.
实验室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盐酸挥发B.试管破碎C.石蜡燃烧D.胆矾研碎
8.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9.
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猜想     B. 实验 C. 推理 D. 归纳
10.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伸入试管中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2
C.集气瓶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D.试管、烧杯、蒸发皿等仪器可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
11.
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    )
A.长劲漏斗B.量桶
C.坩埚钳D.椎形瓶
1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块状固体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D.夹试管
13.
某学生测定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用100 mL量筒量取7.5 mL液体B.用温度计测得体温为37.52 ℃
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15.6 gD.用烧杯量取200.0 mL盐酸
14.
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15.
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继续燃烧,而在呼出的气体瓶内熄灭。由此说明( )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小
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空气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3.填空题(共5题)

16.
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面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请用所提供仪器的序号进行填空。

常用于保存液体药品的是____;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是___;需要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____。
17.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把石灰石块状固体放入试管中的方法是试管平放,用_____将块状石灰石放在试管口,然后慢慢将试管直立。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实验室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烧杯底部应垫放_______。
18.
(1)做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请写出下图这些同学做化学实验时的违规行为(写三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知识可以识别和揭露伪科学。现有摘录的广告语:“本矿泉水绝不含化学物质:pH=7.3,呈弱碱性,能平衡人体内酸碱度,让人体处于弱碱性环境。”该广告的科学性错误是(写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8 mL水,应选用____mL的量筒。
(2)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应在烧杯的下方垫放___。
(3)将玻璃管插入橡皮管内时,先将玻璃管的一端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20.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下列各项中,____(填序号)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
①自顶端起约1 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②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③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凹状;④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 cm;⑤形状为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⑥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⑦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⑧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⑨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凹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⑩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2)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有____。
(4)如图所示,将桌面上两支燃着的且高低不同的蜡烛用一大烧杯罩住,最先熄灭的是____,其原因是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5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