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初三上册(人教版)化学课时同步练习: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131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5

1.单选题(共7题)

1.
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猜想     B. 实验 C. 推理 D. 归纳
2.
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
结论
A
带火星木条不复燃
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低
B
干燥玻璃片上有水雾
呼出气体中水含量高
C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D
集气瓶正放
呼出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A.AB.BC.CD.D
3.
某同学发现实验室里的一个久置的酒精灯不易点燃,有同学认为因为酒精蒸发后灯芯上有水,于是他们提出:“我们可以先上网查阅一下资料。”“上网查阅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假设和猜想
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
4.
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较旺,由此说明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呼出气体中氮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多
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氧气
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5.
如图是小明在做“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示意图。小明是在检测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的
A.水蒸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
6.
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气体体积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氧气:空气>呼出气体;②二氧化碳:空气<呼出气体;③水蒸气:空气>呼出气体。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7.
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
物理性质是
A.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2.选择题(共1题)

8.

下列式子中代数式的个数有(  )

﹣2a﹣5,﹣3,2a+1=4,3x3+2x2y4,﹣b.

3.填空题(共1题)

9.
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两锥形瓶中均装有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①__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②___________(同上);此时可观察到左面锥形瓶内的现象是③______________;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④_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⑤_______,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⑥_______________。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的产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