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126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6

1.单选题(共10题)

1.
如图下列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对玻璃片呼气B.蜡烛燃烧
C.湿衣晾干D.灯泡通电发光
2.
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水→氧气+氢气B.硫+氧气→二氧化硫
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D.氢气+氧气→水
3.
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B.镁原子的质子数小于镁离子的质子数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D.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4.
小明的作业有以下表述,其中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
C.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5.
金秋十月,人们只要靠近盛开桂花的桂花树时,就能闻到怡人的桂花香。其原因是()
A.微粒体积很小B.微粒之间有间隔
C.微粒质量很小D.微粒在不停的运动
6.
下列关于原子核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B.C.D.
7.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A.双氧水B.高锰酸钾C.二氧化锰D.液态空气
8.
下面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点燃硫,看到淡蓝色火焰,同时生成二氧化硫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并产生大量黑烟
C.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9.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D.加热试管中液体
10.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②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⑤加热时没有不时的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的液体。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A.①③⑤⑥B.②③⑥C.②④D.③④⑤

2.填空题(共8题)

11.
水结成冰,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改变的只是________属于_______变化。
12.
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1)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该元素的原子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
(3)请写出该物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所发生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实验中,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
13.
下列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_。
14.
(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离子的是_________;
   
(2)原子序数11—17元素的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结合下图回答:

铝原子中质子数为_____,最外层有______电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中________相同。
15.
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这些粒子中选择符合条件的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是氧______,能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是铁______;
(2)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
(3)不显电性的是__________。
16.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硫元素的符号是______;
(2)钠离子的符号是______;
(3)两个氖原子可表示为______;
(4)三个氢分子可表示为______。
17.
写出下列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
(1)3N 表示_______________
(2)Fe表示_______________(一个含义即可)
18.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的种类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
(2)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
(3)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不同。

3.实验题(共2题)

19.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填空:

(1)实验室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装置。如果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对该装置还必须进行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收集氧气应选择______做为收集装置,使用该方法收集满氧气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某氧原子中有8个中子,则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量是_____。若实验室检验CO2先择F装置,把制得的气体从长导管通入集气瓶中时,观察到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
20.
某同学在学习了拉瓦锡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后,自己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用来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做好标记;
②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_(填“难”或“易”)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实验中最终气体减少的体积常常小于拉瓦锡测定的1/5,从装置和操作的失误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5)请写出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8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