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32)。
(2)用A、B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式分别为(33)、(34)。
(3)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取氧气,我选用C做气体发生装置,其优点是(35)。
(4) 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36)。在选择气体的收集装置时我们应该考虑的因素是(37)、(38)。
(5)实验室用固体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39)在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时我们应该考虑的因素是(40)、(41)。
(6)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b(填“a”或“b”)端与病人连接,该装置的作用有(填写一条)(42),若欲用该装置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气体应由(43)进入。

2.计算题- (共1题)
3.选择题- (共12题)
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对校车、大中型客货车、危险品运输车等重点车型驾驶人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提高了记分分值.如图是张明在假期试驾中某次小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0~25s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
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A、B、C、D、E5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在50Hz的电源.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A、B、C、D、E5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在50Hz的电源.
4.单选题- (共5题)
A.大量植树造林 | B.大量使用塑料袋 |
C.回收废旧电池 | D.节约用水 |
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注射器内进入液体 | B.瓶内液面上升 |
C.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 |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
5.填空题- (共2题)
(1)请先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然后试着归纳总结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符号 | O2 | 2O | 2Mg2+ | 2H2O |
意义 | (1) | (2) | (3) | (4) |
我的归纳 | ①符号的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分子、原子或离子; ②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5);③(6)。 |
(2)如果用


A B C D
请你仔细看图并用序号答题:能表示化合物的是(7),表示混合物的是(8),
图B和图C中粒子的区别是(9)。

(1)第16号元素的名称是(10)。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分析,我能得出的一条信息是(11)。
(2)第16号元素属于(12)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13)
电子(填“得”或“失”),它的离子符号为(14)。
(3)研究表明: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由此推断:第二周期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的是(15)原子;失电子能力最强的是(16)
原子,具有稳定结构的是(17)原子。
(4)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6.实验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选择题:(12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