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2102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6

1.非选择题(共2题)

1.
甲图表示某动物睾丸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与核DNA数量变化的关系,乙图是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b→c、f→g阶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h→i阶段结束后形成的细胞为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F细胞内含染色单体______________条。该细胞处于甲图中的___________阶段。
(3)该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C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4)甲图中的a→e段表示______________(填“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乙图的______________(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添字母)对应a→e过程。
(5)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乙图中______________细胞(填字母)的染色体行为。
2.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位于X染色体上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下图为某家族该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1)9号的致病基因来源于第一代的________,1号双亲中_________一定是患者。
(2)5号与正常男性结婚,后代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建议其生育______________(填“男孩”或“女孩”)。
(3)6号不携带白化病基因,若与一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但表现正常男性结婚,生育健康孩子(不患白化病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26题)

3.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A.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B.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
C.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D.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
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下列可选用的材料是
A.牡丹花药B.马蛔虫受精卵
C.蝗虫的精子D.人的血液
5.
某生物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相关基因的行为示意图如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B. 该生物个体的基因型为AAaaBBbb
C. 图示中的非等位基因能自由组合
D. B、b基因的分离可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也可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6.
豚鼠的黑色对白色为显性,假如在一个繁殖期内,杂合雌豚鼠的卵巢中,所有的初级卵母细胞总共有40个黑色基因。经减数分裂,最多能产生含有白色基因卵细胞的个体数是
A.10个B.20个C.40个D.80个
7.
下图表示某种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丙图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B.甲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C.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D.在雌性动物体内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8.
人的卵原细胞中有46个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依次为
A.23对、46个、92个B.46对、46个、92个
C.23对、92个、92个D.46对、23个、46个
9.
果蝇卵细胞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其根本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
A.染色体进行复制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同源染色体分离D.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10.
下列遗传系谱图中,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是( )
A.①B.④C.①③D.②④
11.
下列有关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纯合子交配,后代都是纯合子
B.两个杂合子交配,后代都是杂合子
C.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D.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12.
下列4组杂交实验中,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A.紫花豌豆×白花豌豆→紫花豌豆+白花豌豆
B.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
C.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
D.黑毛牛×白毛牛→黑毛牛
13.
用金鱼草做遗传实验材料,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其杂交子代的花色为粉色。当粉花金鱼草与红花金鱼草杂交时,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A.红色:白色=1:1B.粉色:白色=1:1
C.粉色:红色=1:1D.红色:粉色:白色=1:2:1
14.
下面哪个杂合体的自交后代会出现分离比为9:3:3:1的遗传现象?
A.B.
C.D.
15.
用纯种的黑色长毛狗与白色短毛狗杂交,F1全是黑色短毛狗。F1代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可判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  )
 
黑色短毛
黑色长毛
白色短毛
白色长毛
雌性
42
19
14
6
雄性
47
12
15
5
 
A.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
C.两对常染色体上D.一对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
16.
下列有关遗传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合子Aa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一定是3:1
B.非等位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是由精、卵的随机结合所致
D.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
17.
玉米的A基因控制叶绿素合成,若无A基因或者无光照,则无法合成叶绿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均能合成叶绿素
B.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在光下均能合成叶绿素
C.在缺镁的土壤中,A基因控制的叶绿素合成量不受影响
D.合成叶绿素是A基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18.
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见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2米色大鼠的基因型有4种
B.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子
C.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D.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19.
基因型为AaBb个体自交,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应满足的条件有
①AaBb自交产生的后代生存机会相等
②A、a和B、b基因分别控制一对相对性状
③A、a与B、b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④A、a及B、b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均为完全显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0.
下列有关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
B.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一定相同
C.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可能有所不同
D.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1.
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的高杆与矮杆B.豌豆的紫花与白花
C.家兔的长毛与细毛D.小麦的抗病和不抗病
22.
下列哪项不属于豌豆作为经典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
A.闭花、自花传粉植物
B.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C.豌豆花较大,易于去雄和人工授粉
D.是单性花,不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操作
23.
性状分离是指
A.等位基因的分离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测交后代既有显性又有隐性性状
D.杂合子后代表现出相对性状的不同类型
24.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25.
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b)色、无(E)/有(e)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Ee的小鼠间 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
A.1/16B.3/16C.7/16D.9/16
26.
a个被放射性元素标记了双链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破裂释放出b个子噬菌体,其中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的比例为(   )
A.a/bB.a/(2b)C.2a/bD.2/b
27.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应
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B.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
C.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
28.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促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A.S型菌的DNAB.R型菌的DNAC.蛋白质D.荚膜

3.选择题(共4题)

29.

在10个球中有6个红球和4个白球(各不相同),不放回地依次摸出2个球,在第一次摸出红球的条件下,第2次也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

30.

在10个球中有6个红球和4个白球(各不相同),不放回地依次摸出2个球,在第一次摸出红球的条件下,第2次也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

31.

在10个球中有6个红球和4个白球(各不相同),不放回地依次摸出2个球,在第一次摸出红球的条件下,第2次也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

32.

对429人的ABO血型的基因型进行了检测并计算,得到IA的频率为0.24,IB的频率为0.06,i的频率为0.70.问:该人群中O型血的人数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