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08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4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怠慢 茂腾腾 耐人寻味 戛然而止
B.讫立 宝塔山 大彻大悟 红旗飘飘
C.眼眶 写包票 叹为观止 人情事故
D.振撼 一股劲 垂珠联珑 汪洋恣肆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社戏》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B.《回延安》以“信天游”的形式,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表达了诗人无限兴奋和喜悦的心情。
C.《安塞腰鼓》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D.《灯笼》以散文的笔法,抒写了灯笼的制作方法和演变过程,从不同侧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2.诗歌鉴赏(共1题)

3.
阅读《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完成下列小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元好问
翠叶轻笼豆颗①匀,胭脂浓抹蜡痕②新。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③可惜春。
【注释】豆颗:形容海棠花苞一颗一颗像豆子一样。②蜡痕:指花苞光泽。③生红:深 红,指花瓣。
【小题1】【小题2】一、二两句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来描写“未开海棠”的特点。
【小题3】【小题4】诗人想借“未开海棠”,告诫儿辈们什么?请简要分析。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苏小童的夏天》,完成下列小题。
苏小童的夏天
姚 讲
半个月前,苏小童经历了残酷的中考。按照父亲的规划:如果考上高中,就继续读书; 考不上,就子承父业,随他一起进城挑担子卖鸡蛋。
很不幸,苏小童连分数最低的三中也没考上。第二天,他就去城里找父亲。门没锁,父 亲也不在家。苏小童放下行李,就向着麻将馆走去。麻将馆里烟雾弥漫,苏小童还是一眼就 看到了黑着脸的父亲。父亲也看到他了,连忙向他招手:‚儿子,过来给老子抓两把,改改 手气。‛他很不喜欢父亲打麻将,因为这事母亲和父亲多次吵架,最终母亲负气离家出走了。
以前放暑假,他来城里找过父亲,随父亲一起去市场,有时会接过父亲的担子挑着走一 段。但这次不一样,父亲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副小一些的担子,还分配给他一个小菜市场。
早上四点起床,四点二十准时出发,这样就算在路上稍微歇息,也能赶在六点半天亮之 前到达目的地。这是肥皂厂外的小菜市,从天亮开始热闹起来,一直延续到八点左右,这里 人买好了菜,收拾好就上班去了。小菜市就苏小童一个人卖鸡蛋,在讨价还价的喧嚣声中, 苏小童很熟练地数鸡蛋、数钱、找零。市场上的人渐渐稀少,不忙了,苏小童就点三两小面 加个酱肉包子当早饭。把肚子填饱了,再买上中午晚上要吃的菜,挑着担子往回走。
夏天的鸡蛋像阳光下的冰淇淋一样脆弱,一不小心就会坏掉。刚开始变坏的鸡蛋,表面看不出来任何变化,却难逃父亲的眼睛。周末,父亲会让苏小童和自己去同一个市场,【甲】 将这些刚.坏.掉.的鸡蛋用单.独.的小.篮.子.装上,让苏小童提.去卖,而且告诉大家,这是自.己.家.养. 的鸡下的蛋,卖鸡蛋是为了凑.学.费.。
独自卖了好几天的鸡蛋,苏小童发现了父亲的秘密。但他没打算忤逆父亲,还是照着父 亲的吩咐,去了几百米远的小巷道,摆上装有鸡蛋的篮子,守着卖。偶尔有个人过来问,苏 小童就告诉他,鸡蛋是坏的,让对方不要买。问的人就一脸复杂的表情,走了。
过了不知道多久,下雨了。苏小童孤零零地站在雨中,父亲喊他收拾好篮子去躲雨,别 把自己淋坏了,看病要花钱。他假装听不到父亲的话,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默默流泪
这件事在苏小童的内心深处划了一道很深的口子。以前对父亲只是不喜欢,此刻却变成 了怨恨。母亲不高兴父亲打麻将,所以离家出走了。想到这里,苏小童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淡 然的笑意——他开始筹划如何逃离,他用了足足一夜的时间来考虑自己如何才能周全地逃离 父亲的魔掌。最后决定,用暑假时间挣钱凑够念高中的建设费,回到校园,绝不要子承父业!
第二天,苏小童照例挑着担子去肥皂厂外的小菜市卖鸡蛋,然后在市场安静下来的时候,
【乙】找到便.宜.的.农.家.菜.,装进自己卖空的鸡蛋担子里,准备着下午用.背.篓.背.到大.市.场.去卖 晚市。这些菜卖.相.不.好.,但是价.格.便.宜.,加上是农家菜,所以还算抢手。
上午从市场回来,苏小童就从买回的菜里随便挑出一点做午饭。吃完饭,父亲午休了。 苏小童向邻居大叔借了个陈旧但功能尚全的冰糕箱,背着冰糕箱就出去卖冰糕了。第一声叫 卖是很难喊出口的,但是只要第一声喊出来了,后面再喊就不害羞了。
日子一晃就是八月底了。苏小童向父亲摊牌,说自己不想和他一起做生意,想回学校继 续念书。父亲一脸的不屑,就你那点儿分数,还想念书?三中的分数线都没到。
苏小童默默不语,在那里数钱。很久他才将那一堆散钱数出来:四千六百二十八块三毛。
这是我这个暑假自己挣到的钱,我打听过了,没到分数线念三中要交两千的‘建设费’, 学费是六百八。剩下的钱,足够我一学期的生活费了。
看着小脸晒得如煤炭般的儿子,父亲润湿着眼睛良久,不知道说啥好,他打算歇业两天,专门护送儿子回老家。
要知道,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 年第 11 期,有改动)
【小题1】根据小说情节,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
那年夏天,苏小童没考上高中,进城随父亲________;当他发现了________的秘密后,对父亲心生怨恨,于是有了新的筹划:________。八月底,他实现了回老家读高中的愿望。
【小题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简要分析父.子.俩.的.心.理.。
(1)他假装听不到父亲的话,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默默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着小脸晒得如煤炭般的儿子,父亲润湿着眼睛良久,不知道说啥好,他打算歇业两 天,专门护送儿子回老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划波浪线的甲乙两处文字联系起来看很有意味。同样是做买卖,思路也相似,却体 现出人物不同的行.事.方.式.与.人.格.品.质.。请你仔细揣摩这两处文字,作简要评析。
【小题4】小说题目是“苏小童的夏天”,这个夏天对他而言,有怎样的意义?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4.对比阅读(共1题)

5.
阅读《永州八记》两篇,完成下列小题。

《永州八记》两篇

柳宗元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记之而去。

(乙)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

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②;其旁,出堡坞③,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④,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⑤,而列是夷狄⑥,

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⑦,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⑧ 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⑨。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释)①垠:边界,尽头。 ②睥睨(pì nì):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梁欐(lì): 屋的正梁。③堡坞(bǎo wù):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 ④箭:小竹子。 ⑤中州: 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 ⑥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 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 ⑦伎:同 ‚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⑧夫:那,那些。
⑨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心乐.之   (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
(3)环.之可上 (______)   (4)愈以为诚.有(______)
【小题2】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其 气 之 灵 不 为 伟 人 而 独 为 是 物 故 楚 之 南 少 人 而 多 石。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文:________
(2)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译文:________
【小题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投以.小石   卷石底以.出
B.逾黄茅岭而.下   乃记之而.去
C.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渔人甚异之.
D.良久乃.已   乃.不知有汉
【小题5】(甲)(乙)两篇短文都是作者被贬到永州而写的作品,抒发的情感却有些不同。请结合这两篇短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5.作文(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选做一题)
(1)中华传统节日是我们一个家庭用来团聚、纪念或祭祀的日子,如清明节、端午节、中 秋节、除夕。此外,有些特别的日子也常常被视作节日,老人祝寿的日子是节日,孩子出生 的日子是节日,爸妈结婚的日子是节日……
请以“我家的节日”为题写一篇作文。
(2)自习课、音乐课、美术课……被老师占用来上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的事你一定碰 到过,很多同学对此很反感。现在,请你写一篇文章送给老师,目的是让老师知道学生需要 这些课。当然,如果你觉得老师占用这些课给你带来好处,那么也请你写一篇文章支持老师,目的是让同学理解老师的做法。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②文中若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时,一律用英文大写字母 A、B、C等代替;③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 600 字;④选择第(2)题写作需要自拟题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对比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