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④的名称是______,该图中同时出现B、b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细胞①处于图乙_____段,图甲中,处于图乙HI阶段的是_____(填数字)。
(3)图丙a、b、c中表示DNA分子的是____,图甲中对应图丙Ⅱ时期的细胞是_____,图丙中Ⅱ→Ⅰ,完成了图乙中的____段的变化。
(4)现有某药物能专一性地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则使用此药物后,细胞的分裂将停留在图乙中_______段。


(1)图甲中细胞④的名称是______,该图中同时出现B、b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细胞①处于图乙_____段,图甲中,处于图乙HI阶段的是_____(填数字)。
(3)图丙a、b、c中表示DNA分子的是____,图甲中对应图丙Ⅱ时期的细胞是_____,图丙中Ⅱ→Ⅰ,完成了图乙中的____段的变化。
(4)现有某药物能专一性地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则使用此药物后,细胞的分裂将停留在图乙中_______段。
2.
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研究人员对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诱变处理,培育出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品系乙)。下面是对其遗传特性的研究实验:

多次重复实验均获得相同实验结果。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可以推测:品系甲与品系乙存在________对等位基因的差异。品系甲和品系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若一对等位基因差异,基因用A、a表示,若两对等位基因差异,基因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实验一中F2出现所示性状及其比例的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要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予以验证,要求简要写出杂交实验的过程并预期实验结果。
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次重复实验均获得相同实验结果。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可以推测:品系甲与品系乙存在________对等位基因的差异。品系甲和品系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若一对等位基因差异,基因用A、a表示,若两对等位基因差异,基因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实验一中F2出现所示性状及其比例的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要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予以验证,要求简要写出杂交实验的过程并预期实验结果。
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类脆性X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该病是由只存在于X染色体的FMRI基因中特定的CGG/GCC序列重复而导致的。基因中CGG/GCC重复次数与表现型的关系如表所示。
(1)调查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时所用的计算公式是:人类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率=_______________。
(2)导致出现脆性X综合征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
(3)女性将其前突变基因传递给下一代时,大多扩展成全突变基因,而男性将其前突变基因传递给女儿时,不会扩展成全突变基因。如图是甲病(某单基因遗传病)和脆性X综合征的遗传家系图。

请回答:
①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
②Ⅱ7与一个不含前突变基因和全突变基因的女性婚配,其后代患脆性X综合征的概率是____,患者的性别是____。该家系中肯定携带前突变基因的个体是_________。
③若要从Ⅲ12个体获取全突变基因来研究(CGG/GCC)重复次数,不能选取其成熟的红细胞,理由是______________。
类型 | 基因中CGG/GCC 的重复次数(n) | 表现型 | |
男性 | 女性 | ||
正常基因 | <50 | 不患病 | 不患病 |
前突变基因 | 50~200 | 不患病 | 不患病 |
全突变基因 | >200 | 患病 | 杂合子:50%患病,50%正常 纯合子:100%患病 |
(1)调查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时所用的计算公式是:人类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率=_______________。
(2)导致出现脆性X综合征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
(3)女性将其前突变基因传递给下一代时,大多扩展成全突变基因,而男性将其前突变基因传递给女儿时,不会扩展成全突变基因。如图是甲病(某单基因遗传病)和脆性X综合征的遗传家系图。

请回答:
①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
②Ⅱ7与一个不含前突变基因和全突变基因的女性婚配,其后代患脆性X综合征的概率是____,患者的性别是____。该家系中肯定携带前突变基因的个体是_________。
③若要从Ⅲ12个体获取全突变基因来研究(CGG/GCC)重复次数,不能选取其成熟的红细胞,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3题)
4.
下列关于联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联会时的染色体没有染色单体 |
B.肝脏细胞中不会发生联会过程,不出现四分体 |
C.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联会紊乱有关 |
D.联会过程可增加基因重组几率,为生物提供了更多种类的基因型 |
5.
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 |
B.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伴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和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
D.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配子多样性的唯一原因 |
6.
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情况下,下列结构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
①一个四分体②两条姐妹染色单体③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④一对同源染色体 ⑤两条非同源染色体
①一个四分体②两条姐妹染色单体③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④一对同源染色体 ⑤两条非同源染色体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④⑤ |
7.
波尔山羊(2N=60)胚胎期某细胞发生如图所示异常分裂(未绘出的染色体均正常),其中A为原癌基因,a为A的突变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分裂过程中形成30个四分体 |
B.分裂产生Aa或aa子细胞的几率均为1/2 |
C.子细胞Aa与aa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细胞周期可能不同 |
D.染色体异常分离与纺锤体无关 |
8.
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甲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三个细胞乙、丙、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乙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B.乙细胞的子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丙细胞连续分裂后的子细胞具有一个染色体组 |
C.丙细胞正在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丁细胞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异常联会 |
D.一个丙细胞能产生四种基因型不同的精子,丁细胞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精子 |
9.
一只杂合长翅雄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果蝇杂交,产生一只三体长翅雄果蝇,其基因可能为AAa或Aaa。已知三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三条中随机两条配对,剩余一条随机分配至细胞一极。为确定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不考虑基因突变),让其与残翅雌果蝇测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Aa产生的原因只能为父本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中单体没有分开 |
B.Aaa产生的原因只能为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
C.如果后代表现型比例为长翅:残翅=5:1则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a |
D.如果后代表现型比例为长翅:残翅=1:1则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a |
10.
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进行的一系列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④过程尽管不受基因调控,但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等有着重要作用 |
B.⑤⑥过程都要经过DNA的复制,但⑥过程只发生在特定的组织细胞中,而⑤过程可以发生在动物的所有细胞中 |
C.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水平分析,②③过程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及细胞质基质成分和功能改变的结果 |
D.①过程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细胞能无限增殖,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DNA量始终保持不变 |
11.
某夫妇去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已知男子患有某种遗传病,其父母和妻子均正常,但妻子的母亲也患有该遗传病。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
A.可以排除该男子患细胞质遗传病和伴Y染色体遗传病的可能性 |
B.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病,则男子家族中女性患病风险较高 |
C.若男子有一个患同种遗传病的妹妹,则这对夫妇生下患该遗传病的男孩的概率为1/4 |
D.可以通过观察该男子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装片判断该病是否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
12.
因一种环境温度的骤降,某育种工作者选取的高茎(DD)豌豆植株与矮茎(dd)豌豆植株杂交,F1全为高茎;但是其中有一F1植株自交得到的F2中出现了高茎:矮茎=35:1的性状分离比。下列与此F1植株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F1植株的基因型是DDdd |
B.该F1植株产生的含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配子的比例分别为5/6、1/6 |
C.该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基因型有5种,其比例为1:8:18:8:1 |
D.可选择表现型为矮茎的豌豆对该F1植株进行异花授粉,以确定F1的基因型 |
13.
研究发现大豆有黄色种皮(俗称黄豆)和黑色种皮(俗称黑豆),若用纯合黄豆与纯合黑豆杂交,F1的种皮颜色为黑黄镶嵌(俗称花脸豆),F2表现为1/4 黄豆,1/2 花脸豆, 1/4 黑豆,这种现象称为镶嵌显性。则()
A.种皮的黄色对黑色为显性性状 |
B.红色花与白色花杂交后代为粉色花也属于镶嵌显性 |
C.镶嵌显性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D.花脸豆的出现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
14.
下列有关孟德尔“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 |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
C.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 |
D.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
15.
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
B.在不发生突变的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也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儿子 |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