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汤池镇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067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9/3

1.计算题(共1题)

1.
钠摄入过量或钾摄入不足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风险因素。日常生活中选择低钠盐能实现减钠补钾。如图为某品牌低钠盐的标签。请你根据标签回答以下问题:

(1)氯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人体每天摄入钠元素的质量不宜超过2.3g。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该品牌食盐,那么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的质量不宜超过多少克______?
(3)每500g该品牌的食盐中共含氯元素的质量是多少______?

2.简答题(共1题)

2.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 A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 管与 b 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
(2)实验 B 集气瓶内装满水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 C 通过______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1/5 的结论。
(4)实验 D 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3.单选题(共13题)

3.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人若误食会中毒,下列选项中给出了亚硝酸钠的性质,则有关亚硝酸钠性质归类的判断错误的是()
A.NaNO2有咸味——物理性质B.NaNO2能溶于水——化学性质
C.NaNO2为白色固体——物理性质D.NaNO2有毒——化学性质
4.
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A.B.
C.D.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6.
化学概念间有如右下图所示的部分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氧化物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C.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属于包含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7.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3个铁离子:3Fe2+   B. 1个臭氧分子:O3
C. 锰酸钾的化学式:KMnO4 D. 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8.
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  )
A.ClB.O2-C.D.
9.
硒被誉为“抗癌大王”。根据右图提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硒属于金属元素
B. 硒的原子序数是34
C. 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4
D.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
10.
某矿石样本只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A. CaCO3   B. SiO2 C. Al2O3     D. CuFeS2
11.
香烟的烟雾中含有4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大多数是有害物质,而危窨较大的物质是一氧化碳、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和重金属盐。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尼古丁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尼古丁中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0:14:2
C.尼古丁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构成
D.尼古丁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2.
含磷的洗涤剂因含有Na5P3O10造成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而污染环境,因此我们提倡使用无磷洗涤剂。下列化合价在Na5P3O10中没有出现的是(  )
A.﹣2B.+1C.+4D.+5
13.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个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1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化学、物质、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的认识,合理的是
A.化学是环境污染的主因,没有化学,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有毒的化学物质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应禁止使用
C.解决环境问题,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
D.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化工生产一定会导致环境污染
15.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加入固体粉末B.读取液体体积
C.加热液体物质D.倾倒液体物质

4.选择题(共1题)

16.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5.填空题(共4题)

17.
从C、H、O、N、S、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化学用语,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①4个铵根离子_______;②3个三氧化硫分子______。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②氢氧化钙______。
18.
图一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B、C、D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
(2)A、B、C、D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A与D两种微粒的化学性质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晶体硅是制造半导体芯片的原料,如图二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x的值是______。
(4)硅元素的化学性质与A、B、C、D中______(填字母序号)对应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19.
把液体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常用过滤操作,如图是过滤操作装置图,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

A______;B______;其中漏斗下端要紧靠在下面烧杯的内壁是因为______。如果过滤两次后滤液仍不澄清,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0.
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里(填仪器名称)。
(2)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答一点即可)。
(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4)用托盘天平称量12.6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5)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必须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原因是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21.
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性质比较稳定。在加热的条件下,它能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查阅资料:
①将新制的浓度5%的双氧水加热到65℃时就有氧气产生,加热到80℃时就有较多氧气产生。
②若在相同质量5%的双氧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请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1)请你写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
(2)小晨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______。
(3)小柯利用催化剂使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若要控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速率,可以将装置丙作如下改进将______。
(4)采用相同质量5%的双氧水,图丁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请你在该图中用实线画出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_______。(假定两种方法过氧化氢均完全分解)
(5)二氧化锰(不溶于水的固体粉末),在该反应中可以重复使用,理由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