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东南三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066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31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某小组在做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时不小心把双氧水洒到了水泥地板上,意外地发现地上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于是她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除二氧化锰外,水泥块是否也能作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它的催化效比二氧化锰的是否更弱?
(设计实验)小雨以相同的收集时间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序号
双氧水溶液体积
其他物质质量
收集时间/s

40gmL
/
200

40gmL
水泥块:
100

40gmL
MnO2: 0.5g
67
 
(1)加入水泥块的质量为_____g ;
(2)实验③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3)为达到实验目的,选择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对比实验②和实验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5)为进一步探究水泥块是否可以作为过氧化氢的催化剂,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再将以上得到的水泥块,____________,说明水泥块是此实验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小雨设汁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
2.
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如图所示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而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V1.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体体积为V2.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人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3,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

请回答:
(1)实验所用的红磷量需____。
(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3)数显设备显示,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化量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氧气量减少导致的气压变化量。
(4)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中的“一段时间”指的是火焰熄灭后到_____所经历的时间。
(5)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为___(选填“V1﹣V2“、“V1﹣V3”或“V2﹣V3“)。
(6)若将上述实验中的红磷换成木炭,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未发现集气瓶中水位上升,原因是______,实验反思: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9题)

3.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描述中,有一项与其他三项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B.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胆矾是一种蓝色的固体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
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B.滴水成冰C.抱薪救火D.聚沙成塔
5.
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
A.B.
C.D.
6.
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碳+氧气二氧化碳B.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C.氯酸钾氯化钾+氧气D.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7.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态氧气B.洁净的空气C.汽水D.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固体
8.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9.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氧气验满
C.液体加热D.量9.5mL液体
1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氧气验满C.液体加热D.量9.5mL液体
1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的是:(    )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D.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

3.填空题(共1题)

12.
具备基础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取用一定量液体体积,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和______ ;
(2)固体药品存放在_________________。
(3)即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5)用来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共2题)

13.
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下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甲实验回答:
①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2)甲、丙实验集气瓶中均放少量水,甲放水的目的是_______,丙放水的目的是________。
(3)小明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目的为验证___________。
14.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某些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途中仪器a的名称:a______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组合是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3)A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4)用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
(5)对比上述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从安全、节能、环保、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最好用_____(填“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