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066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2

1.计算题(共1题)

1.
锌是人体生长发育、维持器官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体缺锌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等含锌保健食品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
(1)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计算葡萄糖酸锌中所含锌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4)现有一支 20mL 某品牌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其中含锌 6.5mg,则该口服液中葡萄糖酸锌的质量是___________mg。(计算结果精确到 0.1mg)

2.推断题(共1题)

2.
以下九种物质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B、Y为黑色固体,X、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中箭号表示生成的意思,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X的化学式_____。
(2)Y的用途:_____。
(3)与反应①的反应基本类型相同的是_____(填序号)。
(4)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⑴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6题)

4.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1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0个原子
C.青蒿素是由3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D.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
5.
小雪同学学习了氧气的相关知识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下列四个图象是他总结反映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用相等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
D.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
B.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氮气性质稳定,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7.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需区别的物质
选择的试剂或方法
A
食醋与水
闻气味
B
氮气与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
C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用二氧化锰
D
硬水和软水
用肥皂水
 
A.AB.BC.CD.D
8.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下列做法违背该理念的是(  )
A.多植树造林B.开发绿色能源C.焚烧废旧塑料D.减少煤的燃烧
9.
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
A.过滤B.添加酒精
C.锌粒放入试管D.闻气体气味

5.选择题(共1题)

10.

若点A(﹣1,2),B(2,﹣3)在直线y=kx+b上,则函数y= kx 的图象在(   )

6.填空题(共1题)

11.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分析,水不属于________(填字母)。
a 单质    b 氧化物    c 化合物    d 纯净物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3)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__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根据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 A 中的气体的名称是__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5)通常向自然界中的水投放高铁酸钠(化学式为 Na2FeO4)杀菌消毒,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6)我国有关部门规定,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0.3mg·L-1,含铜<1.0mg·L -1。其中的“铁、铜”指的是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7.实验题(共2题)

12.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 ___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步骤有:
①装入药品②检查气密性③收集气体④加热⑤停止加热⑥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③④⑥⑤    C ②①④③⑤⑥    D ②①④③⑥⑤
(3)实验时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原因是________,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
(4)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可用装置 C 做发生装置,写出其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如果用如图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进入。
13.
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下图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V1。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2。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3。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

(1)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数显设备显示,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化量______(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氧气量减少导致的气压变化量。
(3 )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 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 中的“ 一段时间” 指的是火焰熄灭后到_____________________所经历的时间。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V1-V2”,“V1-V3”,“V2-V3”)
(5)思考:本实验导致结果小于 1/5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