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考前验收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044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6

1.综合题(共1题)

1.
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他们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____________生成。
(2)某化学小组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将盐酸滴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实验无明显现象。取反应后的部分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以下是探究白色固体成分的实验,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请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测定结果
白色固体成分
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操作方法是_______
pH>7
__________
_______
CaCl2
 
实验反思: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可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反应终点。
(3)“粗盐提纯”指除去NaCl中的泥沙和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除去三种可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请回答:
①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用到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该仪器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
②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③以上方案还需完善,请说明原因并加以补充_______。
(4)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处理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若用160 kg NaOH配制的溶液恰好能处理340 kg铝土矿,最终得到1 004 kg NaAlO2溶液。计算:该铝土矿中Al2O3的质量分数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A、B、C、D、E是由H、C、O、Cl、Na、Ca组成的五种初中常见化合物,其中A、B、C、D各代表酸、碱、盐和氧化物中的一种物质,通常情况下E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如图用圆和方框表示这五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写出物质C的常见用途____________;
(2)写出检验物质D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图中的两种物质可以制取烧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2题)

3.
为把2022年冬奥会办成“绿色奥运”,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环境保护提出以下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植树造林,遏止沙尘暴发生
B.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不任意排放
C.将生活垃圾、秸秆、落叶就地焚烧
D.合理使用煤、石油等燃料,开发新能源
4.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探究分子运动B.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C.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D.证明水的组成

4.填空题(共1题)

5.
最理想的清洁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青少年身体中缺________元素产生食欲不振、生长迟缓。

5.实验题(共1题)

6.
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装置图如图所示。

(1)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最右侧酒精灯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